盛京城。
太子府。
整個太子府如今是噤若寒蟬,來來往往的人倒是忙碌,但是卻連一絲聲音都不敢發出。
因為太子爺昨天在宮裡咳血了,被太醫院的副院判,當著眾多人的麵揭露,說他得的不是普通的頑固咳疾,而是肺癆。
這下子,不僅是將皇上給嚇著了,還將眾大臣都給嚇著了。
不用說,這是有人早早備下的,用來對付太子的局。
畢竟,太子這兩年深居簡出,就是以蓮妃為借口,為蓮妃食素祈福,佛堂念經打坐,雖然也處理朝政,但一個月裡,上朝的日子最多不過三日。
但他很是小心。
隻要是上朝的日子,都是準備良多,帶的都是鎮咳極強的藥物,出門在外,可能會不自覺的咳嗽幾聲,但卻絕對不可能咳嗽不停,咳到當眾吐血的地步。
據說當時議政廳裡有種奇怪的香,然後太子覺得不對,馬上離開,卻被一個小太監給撞倒。
太子雖然不是絕頂高手,但也是七品內力傍身,哪有那麼容易被一個小太監撞到,再被不知名的煙,嗆到喉嚨,咳得一發不能收拾,不能自已的大口吐血。
太子屋裡,如今一共三個人。
太子,太醫院院判,龔齊洪。
太子濃眉大眼,體長身直,兩年的消耗,已經很瘦了。
這一日,更是飲食不思,看著很是憔悴。
他平時靠七成內力強撐著,還有些精神,讓人看起來覺得他隻是瘦,並沒什麼大病。
如今被拆穿的生死關頭,一下子精氣神都有些散了,大病之兆,如山倒。
當時太子吐血,常給太子把脈的王院判,自然比早早候在一邊等著搞事的副院判來的晚。
副院判姓張,隻是一個醫藥小世家。
而院判的王大人,卻是出洛陽王家,是醫藥世家。
雖然不是一流世家,但是與頂流世家太原王氏淵源流長。
一連幾任的院判,都是出自王家。
就連前朝也是,十任院判,八任都姓王。
副院判張大人給太子把脈,立時就判斷太子不是一般咳疾,而是肺癆。
太子自然否認,一頓嗬斥。
院判王大人也來的及時,說副院判誤診。
又說今天吐血隻是一時情緒受激,又受了風,被熏香誘發啥啥啥,以前從沒有吐過血,更沒有咳過血。
兩人爭的麵紅耳赤。
自然驚動了皇帝,太醫院的太醫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被叫了來診脈。
自然,有人診斷是一般頑固咳疾,也有人診斷是肺癆。
當然了,診斷一般咳疾的,都是院判王大人的人。
診斷肺癆的是副院判張大人的人。
還有的兩邊都不站,不敢惹事上身,隻說自己學藝不精,或許是一般頑固咳疾,或許是肺癆,隻一次咳血之症,一時不好判斷。
後來太後,皇後都驚動了。
也都來了議事廳。
最後幾方博弈,隻說給太醫院院判王大人七天時間,為太子醫病,國庫裡的醫材任由王大人調用。
七天後,太子一天一夜都待在議事廳後的廂房,飲食起居,若還是咳血不停,那就必是肺癆無疑了。
此事太大了。
若七天後,太子還是咳血,證明是肺癆,那太醫院的院判王大人就要被斬首,累及家眷,他那一脈隻怕也會獲罪,畢竟這不隻是欺君之罪,還欺了天下。
就連太子的生母蓮妃,隻要也要被問罪。
若七天後,經過治療太子並不咳血,太醫院的副院判張大人就要被斬首,累及家眷,他這一脈不是流放就是發為官奴。
看得出來,副院判張大人是太後和皇後的人,也就是李氏的人。
皇後無子無女。
太子也不是皇後嫡子,排行第五,如今二十,生母蓮妃出身卑微。
太後出自李氏,如今的皇上就是太後的親子,皇後也出自李氏,李氏權勢太甚,就是他是皇室的舅家,皇上也不可能容他。
畢竟睡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當初皇後無子,便收養了低位妃嬪的兒子養在膝下。
那時容妃十分得寵,容妃還生了兩個兒子,兩人在宮裡鬥得那是天昏地暗。
於是乎,三個皇子都成了犧牲品,被鬥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