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出生地
張錦院士,漢族,1969年12月出生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同心縣張家塬鄉汪家塬村。
同心縣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南部,地處鄂爾多斯台地與黃土高原北部的銜接地帶,寧夏中部乾旱帶核心區。
同心縣東與甘肅環縣相鄰,南與固原市接壤,西與海原縣相鄰,北與中寧、紅寺堡接壤。
同心縣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活動,西漢時即設置縣府,命名“三水縣”,至今建縣達2101novel.com0多年。
這裡既是唐蕃古道、絲綢之路經過之地,又是回漢各族人民交往、融彙的地方,積澱了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紅色文化。
例如,規模宏大的明王陵墓、雄偉壯觀的康濟寺塔、綿延數十裡的古長城以及種類多樣的古生物化石等,都是曆史文化的見證。
同心縣是回族聚居地,伊斯蘭教在當地有著廣泛的影響,同心清真大寺是當地宗教文化的重要代表,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精美的裝飾,充分展現出宗教藝術的魅力。
出生地解碼
張錦院士出生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同心縣,出生地對他後來成為院士可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同心縣位於寧夏中部乾旱帶核心區,氣候乾旱、自然條件相對艱苦。
這種環境使得張錦院士從小就經曆了資源匱乏、生活條件相對較差的狀況,培養了他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
在科研道路上,麵對困難和挑戰時,這種品質讓張錦能夠堅持不懈地進行探索和研究,不輕易放棄。
同心縣在曆史上曾是較為貧困的地區,經濟、教育等方麵的發展相對滯後。
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張錦院士更能深刻地體會到知識的重要性以及改變現狀的迫切需求,從而激發了他努力學習、追求進步的動力。
同心縣是回族聚居地,各民族長期共同生活和互相影響,積澱了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
這種多元的民族文化氛圍使張錦院士從小就接觸到不同的文化傳統、風俗習慣和價值觀念,培養了他開放包容的思維方式和廣闊的文化視野。
在科學研究中,這種思維方式有助於他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借鑒不同文化的智慧,為科研創新了豐富的靈感源泉。
同心縣曆史悠久,是唐蕃古道、絲綢之路經過之地,有著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
這裡曾經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文化的交融與碰撞為張錦院士了豐富的精神滋養。
他能夠從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培養出對知識的敬畏和追求真理的精神,這對於他在科研領域的探索和創新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儘管同心縣的教育資源相對有限,但對於張錦院士來說,這反而激發了他對知識的強烈渴望和求知欲望。
在有限的條件下,他更加珍惜學習的機會,努力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取更多的知識。
這種對知識的渴望成為他不斷學習和探索的動力,促使張錦在學業上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為日後成為院士奠定了堅實的知識基礎。
院士求學之路
1988年9月,張錦考入蘭州大學現代物理係放射化學專業本科,1992年7月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
1992年9月,張錦考入蘭州大學現代物理係應用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1995年7月畢業並獲得碩士學位。
1995年9月,張錦考入蘭州大學化學係分析化學專業博士研究生,是蘭州大學和北京大學聯合培養的博士,導師為力虎林教授和劉忠範教授,1997年12月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
求學之路解碼
張錦院士的求學之路,對他後來成為院士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張錦院士在蘭州大學現代物理係放射化學專業的學習,為他了堅實的化學學科基礎和對物質結構、性質及變化規律的深入理解。
張錦在放射化學專業的學習經曆,使他對微觀物質世界的研究方法和技術有了初步的掌握,培養了他嚴謹的科學思維和實驗操作能力,這為他後續在納米碳材料領域的研究了重要的基礎。
例如,在納米碳材料的製備和表征過程中,需要運用到各種化學分析和實驗技術,本科階段的學習,為張錦了這些技術的基礎。
張錦在蘭州大學現代物理係應用化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進一步加深了他對化學應用領域的理解和掌握。
應用化學專業注重將化學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這使得張錦院士在碩士階段培養了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為他日後在納米碳材料的實際應用研究方麵奠定了基礎。
在納米碳材料的研究中,張錦不僅需要對其基本的物理化學性質進行研究,還需要考慮如何將其應用到實際的器件製備和工業生產中。
張錦碩士階段的學習經曆,對他這方麵的能力培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張錦在蘭州大學化學係分析化學專業攻讀博士學位,並且是蘭州大學和北京大學聯合培養。
這種跨校聯合培養的模式,為張錦了更廣闊的學術視野和更豐富的學術資源。
蘭州大學在化學領域有著深厚的學術積澱和優秀的師資力量,而北京大學在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麵也具有獨特的優勢。
在兩所高校的學習和交流過程中,張錦院士能夠接觸到不同的學術思想、研究方法和實驗技術,這有助於他拓寬自己的學術視野,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
張錦的導師是力虎林教授和劉忠範教授,兩位導師都是化學領域的傑出學者。
力虎林教授在分析化學領域有著深厚的造詣,為張錦院士在分析化學方麵的研究了專業的指導和幫助。
劉忠範教授是石墨烯材料領域的領軍人物,對張錦院士在納米碳材料領域的研究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在兩位導師的指導下,張錦院士不僅學到了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研究方法,還培養了獨立思考和創新研究的能力。
院士從業之路
1998年—101novel.com00年,張錦在英國利茲大學物理與天文學係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101novel.com00年—101novel.com06年,張錦在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工作,擔任副教授。101novel.com06年,晉升為教授。
101novel.com07年,張錦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101novel.com15年—101novel.com18年,張錦擔任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副院長。
101novel.com16年,張錦擔任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副院長。
101novel.com18年10月,張錦擔任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副主任;同年,擔任北京市低維碳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