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消彼長的道理,十分淺顯,蘊含的內容卻很複雜,華夏文化的包容,簡單的兩個字,能講述的實在太多太多。強者才有資格談包容二字,弱者隻能苟且生存,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六七十裡後,盆地變窄,一座山擠占了大半個盆地,沿著約兩裡寬的山穀,再前行大約六十裡,就是舊伊吾縣城。
三軍合為一軍,沿途遇到的柔然人紛紛躲避,青壯們的結果依然如故,沒有仁慈可講。失去柔然騎兵的保護,他們就是待宰的羔羊,而柔然騎兵精銳,他們又在哪裡?
大軍到達舊伊吾縣城,已經是午後,柔然騎兵精銳的蹤影,終於弄清楚了。他們早已逃之夭夭,護著部落裡的貴族階層,攜帶著財物,幾天前就跑掉了。
“布卡基,可以停手了!都是柔然族普通民眾,他們被柔然貴族拋棄掉了。”
“斯坦旻,如果你的仇恨未消,可以找一些柔然人來審問,這裡麵或許有沒跑掉的貴族。”
本王必須出言勸阻,因為這一帶的柔然人,聚集了上萬之數,都是沒來得及跑掉的。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實行大規模屠殺,心裡實在是無法接受;當然,如果有人試圖反抗,結局必定淒慘。
柔然的精銳,並沒有向東繞行,而是如同驚弓之鳥,沿著伊吾河,向北逃往阿爾泰山脈,東阿爾泰山脈一帶的柔然人,同樣被他們拋棄了。
理智來講,柔然人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繼續向西北方向逃竄,那裡有廣闊的天地,憑借柔然精銳的戰鬥力,完全可以打下新的地盤,恢複元氣,東山再起。如果留下來負隅頑抗,精銳實力耗儘,再無翻身的可能,就真的被滅族了。
柔然人,待大隋繼續西進時,或許我們還會遭遇,或許五年,或許十年。
長途奔襲,一路上的殺戮,在麵對上萬柔然普通百姓時,直屬軍中的伊吾族人,漸漸恢複冷靜,特彆是其中的親衛們。在本王身邊待過,在漢人軍隊磨礪過,學會識字看書說漢話,有些道理是明白的。
仙師君王能降服南匈奴人,封劉淵做大官,何故?布卡基在長安時,喜歡去劉淵的草原大漠戲院聽曲看戲,相似的文化更有共鳴,底層的百姓都一樣,命運不由自己掌握。
九個斯坦部落親衛被派了出去,率領五百精銳,沿伊吾河追尋柔然人蹤跡。
“斯坦旻、斯坦晟。”
“仙師君王,屬下到!”
“有蹤跡即刻回報,切勿孤身犯險,斯坦部落需要你們,本王也需要你們。”
怕斯坦旻發倔,找到柔然人蹤跡,本王可以利用傳送門前往,輕輕鬆鬆。
“仙師君王,斯坦旻不會犯糊塗,一定安全回來。”
“居延海還有妻兒,一定小心。”
拍了拍斯坦旻健壯的肩膀,逝者已矣,生者當好好活著。
伊吾舊縣城坐落在一片倒三角地帶,是一座廢棄的縣城,殘垣斷壁,城牆破爛,伊吾河流經城北,三角地帶麵積大約有二十平方公裡。向東沿著伊吾河,有狹長的綠洲草原,狹窄處兩裡,寬敞處五六裡,延伸近二十裡。
馭劍半空俯視,東麵還有狹窄的綠色山穀,寬約兩三裡,向南延伸望不到儘頭。從阿爾泰山脈進入伊吾盆地,這裡是咽喉通道,當初伊吾人若屯守此處,不至於輸的那麼慘,至少能贏得反應的時間。
下方的直屬軍一陣陣歡呼聲。
“仙師君王萬歲!大隋萬歲!”
柔然普通百姓低垂著頭,心裡暗自祈求著。
築城本王很擅長,狹長的綠洲草原,何處最適宜,儘頭最狹窄處,築造兩道巨石牆即可,不是城,隻是可以防守的關卡。降落地麵,找到布卡基,具體商議兩道牆間隔的距離,最後確定間隔兩裡,兩堵牆之間大約有一平方公裡左右。
南北兩麵都有山脈,選擇積雪少的地方,火焰術切割巨石熟練工,開始乾苦力。三米厚,兩米五高,二十米長,重達四百噸的巨石,一塊塊開始拚接,巨石間留下合適的縫隙,壘好一堵牆不到五十塊巨石。牆中間留出關卡關門的位置,十米寬足夠,關門兩側,各擺放兩塊巨石,當作關門樓的基石,站在上麵,可以居高臨下攻擊闖入關卡內的敵人。
第二堵牆同樣如此,傍晚後終於完工,關卡城牆的雛形似模似樣,剩下的細致活計,是駐守此地直屬軍的事情。
上萬的柔然普通百姓,被關卡鎖在伊吾盆地,除了適應新的生活,彆無選擇。從其它方向離開這一帶,需翻山越嶺,走崎嶇的小路,危險重重。
“布卡基,柔然的女子,你準備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