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星仙緣傳承係統!
建寧郡味城城外,馭空而起,不疾不徐飛入城內。
畏威服德,威德並重。仙師的神奇本領能起到震懾作用,甘願做隋國臣民的人,心裡會由衷地自豪,心懷叵測之人會收起自己的小心思。味城沒有顯著變化,楊繼慎此前的治理是成功的,人口不會因建寧郡歸屬隋國而大幅增加,隻能在百姓生活質量方麵下功夫,以吸引山林之中無戶籍的人口。
“驃騎將軍張近之叩見仙師君王!”
張近之的將軍府,設在城內軍營附近,一處偏僻的街道。
“免禮。”
寒暄過後步入正題,張近之開始講述南中形勢,女傭奉上香茶。金黃透亮的茶水,有蘭香氣息,飲上一口,微甜而回甘,與茉莉花茶大不相同。
建寧郡轄境五縣,宣威縣令仍然是夷族蔣義夫,五尺道拓寬以後,宣威想不發展都不行。朱提城和味城之間,宣威位置適中,草海縣新設立,過往客商更願在宣威停留。
同樂和昆澤處於味城和昆明的官道上,昆澤有何元統領的五千直屬軍駐軍,離昆明更近,經濟發展更勝一籌。
新丁縣離味城近,經濟多少會被帶動起來,修雲縣處於大山之中,保持秩序穩定足矣。
同樂、昆澤、新丁和修雲四縣,已委任新縣令,將原來的部族首領,建寧郡守楊繼慎的姻親置於管轄之中。建寧郡隻征收一半稅賦,向朝廷繳納的五成稅賦被免去,玉米、土豆能填飽肚子,暫時沒有出現大的問題。
部族首領的私兵被大量裁減,回歸生產勞作,失去稅賦來源,他們肯定養不起,打又打不過。楊繼慎的兒子們是各部族首領女婿,從中斡旋引導,全都轉入物資流通領域,以他們的人力物力,非普通行商可比。
學堂以教化為目的,各縣都有興辦,依然杯水車薪;急不來的事情,朝廷對南中不可能一味投入,需要量力而行。一萬兩千直屬軍的消耗,是一個巨大的數字,並不能帶來立竿見影的收獲。建寧郡穩定之後,地方秩序可移交郡兵負責,一萬兩千直屬軍,全部可用來收複昆明。
南中組建了三千州兵,掌握在張近之手中,負責後勤支援保障事宜,軍費從朱提、建寧兩郡稅賦中支出,每年消耗四五萬兩銀子。
本王習慣一步一個腳印,建寧郡已然安定,下一步要謀劃雲南郡。
“仙師君王,軍中斥候回報,南中南下之路有三條,西邊永昌郡不韋、中間緬寧鎮以及東邊步日鎮。”
張近之拿出地圖詳細講解,三處地方都位於瀾滄江沿岸,步日鎮離昆明最近,其南麵皆大山,順流而下能抵達交趾郡。交趾郡是交州轄境,名義上奉羋氏為主,屬於楚國勢力範圍,不需要本王從南中方向操心。
“前往不韋、緬寧必經南詔,南邊之地古稱滇越。”
張近之補充了一句。
“南詔?”
“回仙師君王,南詔原屬雲南郡,郡治雲南縣就在此處。三百多年前,當地部族首領白葉榆統一各部落,改稱白族建南詔國,新建都城名葉榆城,至今已傳十七代。”
前楚設置永昌郡目的,本王漸漸有些明白,郡治不韋城大約是藍星保山市,其南麵之地儘歸永昌郡。前楚軍隊沒能翻越大山,否則就能見到一大片平原,那裡是怒江下遊。平原地帶種植農作物,能養活大量人口,群山環繞的地方,10平方公裡土地,隻能養活一戶人家。
南詔就是藍星的大理,緬寧多半是臨滄,南詔到緬寧的道路艱難,南下其實隻有不韋城一條路可走。
南詔國又如何解決,承認南詔諸侯國地位?於隋國國策不合,本王自立為隋王,並沒有進皇帝位,就是要杜絕諸侯王的出現。
“王延文將軍在黃龍城建北都,南都選址本王準備選擇兩處,其一陸路南都,其二海路南都;關於陸路南都,近之將軍有何建言?”
“仙師君王相中昆明城?”
“非也!葉榆城改名大理城,充作南下後勤基地,定為陸路南都。”
陸路南都隻是虛名,朝廷現階段不可能投入太大,本意是廢掉南詔國的國號,否則阻斷前往永昌郡的道路,永昌郡目前由各部族首領控製。
“白家人如何處理?”
“設置大理郡,首任郡守可由白家人出任,郡尉由直屬軍將士擔任,趙孟堂就挺適合。直屬軍屯駐大理,白家人翻不了天,必要時本王親臨大理。”
“司馬府儲物戒指運輸隊,可有派給南中?”
“回仙師君王,戒指運輸隊隻有百人,或許輪不到南中。”
“有些增加,至少能夠分給你們五十人。”
一次400噸大米的運輸量,一萬直屬軍能吃兩個月。
“近之將軍,南中地形地勢複雜,切莫貪多嚼不爛。控製住最重要的幾處,以點連線,再以線帶麵。像緬寧和步日鎮這樣的地方,可以往後放一放,集中力量打通昆明、大理和不韋的道路。”
“近之謹遵吾王旨意,南中直屬軍兵力受限,戰線不宜拉的過大,當穩定昆明、大理和不韋線路後,再做其它打算。”
昆明尚未拿下,現在討論後續事宜,並非是件可笑的事情。若非為了打通南下出海通道,緩圖之顯得更加穩健,南中的價值沒有想象中那麼大。
楊繼慎抓住時機前來拜見,叩見禮完畢,回到昆明城的話題。
“稟仙師君王,昆明城有兩家勢力願歸順我大隋,其實力能排進前五。”
能排進前五,肯定不是前兩名,官員慣用的話術。楊繼慎家族待在味城上百年,昆明城的勢力必定有所勾連,扶弱抑強是很正常的手段
“繼慎卿家,建寧郡守可有合適人選?”
打算讓楊繼慎到昆明城坐鎮,老家夥老成持重,麵對五方勢力能管大用。
“回仙師君王,次子延章當初果敢堅決,拘押部族首領老丈人樓吉,消弭兵禍安定昆澤縣,其後一直跟隨在臣的身邊。”
楊繼慎略顯緊張地看了看本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