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秋收季節剛過,各地都有足夠的存糧。
厲風城也不例外。
本王的確是下達了南遷的詔令,平民也不是傻瓜,他們肯定攜帶了足夠的糧食。畢竟那是一整年的辛勞成果,是他們最珍貴的財產。
就目前掌握的情報來看,如果要從巫林和虎耀宗兩個人中間選出該死的撒謊者,虎王有更大的概率傾向於巫林。
虎耀先認為自己是個公平公正的人。就算要砍下欺瞞者的腦袋,也必須先拿到足夠的證據。
……
龍族領地,鐵顎城。
這座原本屬於虎族的城市正處於全麵加固狀態。
沿著城市外圍進行擴建,新造部分是一個個五十米見方的小型塔樓。建造模式沒有依照傳統的“口”字形四角式整齊排列,而是每三個塔樓為“品”字形的往複形式。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無論敵人從任何方向進攻,都會遭到防守者從多個層麵的打擊。即便摧毀其中一座塔樓,仍然無法破除對己方不利的防禦麵。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以遠程武器長時間轟擊,或者發起不間斷的大規模進攻,徹底摧毀所有的塔樓。
船隊從雄鹿城源源不斷運來大量鋼筋。龍族擁有強大的冶煉和鍛造能力,泥炭供應非常穩定,再加上鐵顎城新建的水泥廠和製磚窯,根本不缺建築材料。
大規模建造城牆已經沒有必要。事實上,這樣的小型塔樓隻是權宜之策。結構簡單,造價低廉,以南麵為主要防禦方向構建基礎警戒線。發動全城百姓,以龍族工程人員為指導,在短短的兩個多月時間裡,鐵顎城外圍已是遍布小型塔樓。輔以架設在塔頂的火炮,防禦者們牢牢掌握了遠程優勢。
永鋼是新任的鐵顎城城守。
從前年開始,龍族就再沒有“城主”這個職位,以“城守”取而代之。
永鋼是從磐石寨裡出來的老人,是天浩的前輩,也是係統接受過各種訓練的高層管理者之一。來到鐵顎城後,永鋼嚴格執行天浩製訂的各項計劃,全麵展開內部整頓,收攏鐵顎城原屬虎族居民的同時,不斷強化城市外圍防禦設施,將這裡打造為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水、陸雙屬性前出基地。
自上周開始,從南麵方向逃來大量虎族平民。他們主動要請降,希望得到龍族人的幫助。
永鋼對這些人來者不拒,打開哨卡全部放入鐵顎城。
所有虎族難民必須驗明正身,至少有兩個人證明其身份,才能進入鐵顎城臨時休息區,發放當日口糧,集結到一定數量後,押往位於城市東部的碼頭,登船,批次運往雄鹿城。
鐵顎城位置很重要,龍族與虎族之間隻是簽訂停戰協議,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和平。誰也無法保證什麼時候開打,這得看局勢,以及最高上位者的決心。
無法得到兩個人以上證明的虎族平民數量不多,這段時間以來約有七千人。無論男女老幼,全部編入“臨時人員集中營”。永鋼派出士兵將其押往虎牢關方向,充當築路者。
離開磐石城,前往鐵顎城赴任的時候,永鋼從天浩那裡得知了連他自己都覺得難以想象的秘密————虎族國師巫林是我們的盟友。
請注意,是“盟友”,而不是“我們的人”。兩種說法雖有共通之處,卻代表著兩種頗有區彆的意義。
首批抵達鐵顎城的虎族平民當中混入了一個巫林安排的信使。按照他在密信中的說法,厲風城目前滯留著大量平民,因為糧食短缺,巫林暗裡地散布謠言,誘使大量平民離開城市北逃,藉此達到削弱虎族的目的。
他做到了。
至昨天統計的數字,已經有多達六十萬虎族平民湧入鐵顎城。其中絕大部分通過身份驗證,雄鹿城方麵也緊急增派了兩倍的船隻,運走大量平民,極大緩解了鐵顎城的綜合壓力。
在安撫這些虎族平民情緒的問題上,工作隊和宣傳隊發揮了巨大作用。
“評書”是攝政王的一大發明。宣傳的人編寫了很多故事有錢財主看中窮人的美貌妻子,強行霸占;地主老財為了壓榨窮人長工,天不亮就藏身雞窩裡裝作雞叫欺騙長工起來耕田;黑心商人打通木製秤杆灌入水銀,在交易買賣的時候弄虛作假……這些故事發生在平民身邊,雖然部族不同但很多人都有著親身經曆。
當然故事本身不會以悲慘作為結尾,無一例外均以窮人以智慧贏得勝利結束。比如窮人的美貌妻子在沒有失身的情況下,將財主家宅攪擾得無法安寧,最終隻得打消霸占念頭,還得附上一大筆財物;半夜學雞叫的地主被長工識破,以“抓賊”為名將其痛打了一頓為教訓;黑心商人的騙局被識破,反過來被坑。
每個故事分為五段,每次評書一個小時。這些故事讓虎族平民對龍族內部有了粗淺理解和認知,進而產生了依存和信賴心理。
小話劇是宣傳隊的常見表演形式。一般安排在人多的空處,隻要幾根木頭就能搭起幕布,道具也很簡單,士兵們會在周圍維持秩序,觀眾圍成一個圈,每次表演都會吸引數千人。
話劇是對評書故事的延伸,清廉官員為正方,無惡不作的反方要麼是皇親國戚,要麼是地主老財。故事圍繞著窮人的利益展開,所有話劇結尾都是惡人受到懲處,善良的人得到幸福。
虎族平民看得津津有味,進而產生了強烈共鳴。工作隊趁熱打鐵,以傳單結合口號的形式在平米中間進行宣傳。
“攝政王殿下是所有平民的指路人。”
“隻有跟隨攝政王殿下才能永遠幸福。”
“堅決擁護攝政王殿下,我們才能擁有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