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
(感謝書友今夜彆回家的萬賞,謝謝!)
就算代幣不含銀又怎麼樣?
隻要市場承認這玩意兒的價值,就算是張擦過屁股上麵還有屎的廢紙,照樣有人把它當做寶貝。
商人們永遠不會主動拆穿這其中的秘密。
天浩對此心知肚明。所以在磐石城當眾演示過“水檢測法”之後,他指示平俊的情報部加大對獅族各個城寨的信息收集,目的就是為了觀察獅族商人對“代幣不含銀”這件事所持的態度。
結果與他的預測完全一致獅族商人對此報以冷漠,甚至是壓製。偶爾有幾個想要在這潭死水裡想要掀起波浪的家夥,立刻遭到其他人的群體打壓,要麼傾家蕩產,要麼遭到暗殺。類似的事情一多,再沒有人提起代幣金銀含量這個問題。
但不管怎麼樣,這是一枚可怕的種子,已經在獅族商人中間牢牢紮根,並且發芽。至於什麼時候突破土壤的壓製全方位成長,隻看天浩什麼時候需要,就什麼時候在極度渴求營養的種子表麵灑下肥料。
這個時代與文明時代最大的不同,是底層平民對外來信息的接納與認知。這裡沒有網絡,沒有電話電報。除了龍族,各大族群不要說是基礎教育,就連平民的識字率也低得可憐。
這樣的人最容易蠱惑,也最容易被看似知識豐富、頗有身家、社會地位較高的人牽著鼻子走。
貧富差距對比會令人產生卑微感。窮人對富人的盲從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
阿衡隻是一個小商人,以他個人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在流雲城掀起滔天巨浪。說句不好聽的,就算他因為代幣不含銀的問題站在官行裡聲嘶力竭拚命叫嚷,最終結果隻能是被士兵們抓住,關在牢裡活活弄死。
獅王決不允許來自下麵的人觸犯自己的利益。
大商人決不允許有聰明的家夥主動跳出來揭穿代幣真相。
他們牢牢把持著上層,在彼此沒有碰麵的情況下默契捂住蓋子,死守著共同的秘密。
祖木這些年很辛苦,他費了很大的力氣,終於把“盛興隆”的分店擴張到獅族各個城寨,林林總總多達上百家。整體利潤其實不算多,關鍵在於對當地的影響。泥炭、蜂窩煤,再加上鹽,這些生活必需品在在不知不覺中進入獅族民眾的日常生活,逐漸取代了他們曾經熟悉的類似物件。
影響力的擴大同樣波及了其他商人,尤其是那些經營規模較小,常年往來於各地城寨的行腳客商。他們的利潤不多,卻是維係獅族各地商品往來的重要渠道。畢竟這個時代還沒有托拉斯,商人們也沒有壟斷的概念。所以阿衡在流雲城官行把事情鬨開,加上龍族間諜從旁邊協助,哄抬著擴大規模,搞得眾多下層商人感到惶恐,這才得以在短時間內形成規模,進而演變成要求官方官方兌付金銀的激烈風潮。
按照天浩的示意,“盛興隆”分設在各地的商鋪紛紛掛出牌子,表示所有購買者必須用金銀交易,拒絕使用代幣。
平民的恐慌情緒就這樣如汽油般被點燃。他們不知道什麼叫做經濟學,更不知道獅王和大商人之間的秘密。他們隻知道手裡的代幣不能像從前那樣購買生活必需品,尤其是泥炭。
縱觀人類曆史,財富這種東西從來就集中於少部分人手裡。全社會百分之二十的精英掌控著全社會百分之八十的財富,曆來如此。
但財富的意義不僅僅是金錢這麼簡單。如果沒有另外百分之八十的社會人口作為載體和使用者,富人口袋裡的鈔票就等同於廢紙。
天浩的計劃就是這麼簡單以獅族中、下層商人為引爆點,進而引發底層平民的群體性恐慌,自下而上產生強烈推動效果,讓整個獅族因經濟問題陷入內亂。
大商人肯定有存積的貨物。但就數量來看,就算全部拿出也無法滿足龐大的市場要求。何況天浩從計劃實施的第一天就截斷了最重要的環節,那就是泥炭。
多年經營到了收獲的時候,包括獅族在內,各部落對燃料的理解和概念已從最初的木柴變成了泥炭,以及蜂窩煤。“樵夫”這個行業早已萎縮到地點,尤其是各大主城,無論官員還是平民都習慣了使用泥炭。
天浩一直要求外族商人以金銀為貨款購買泥炭。這條規定同時還有相關的輔助解讀————如果拿不出足量的金銀,可以用同等價值的其它貨物抵充。
比如糧食。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輔助條款並不奇怪。以前的牛族缺糧,天浩當時還沒有成為攝政王。他需要大批糧食與其它分部聯絡溝通,取得支持。
現在的龍族早已解決了糧食問題。尤其是來自大陸南方的馬鈴薯,產量是如此巨大,以至於新造的倉庫都被裝滿。迫不得已,天浩隻得下令各城寨對當年收獲的馬鈴薯進行加工,以切片晾曬、製粉、釀酒等形式對其進行消耗。
流雲城的消息傳來,龍族立刻做出反應取消關於泥炭對外銷售的輔助條款,拒收包括糧食和布匹在內的任何抵充物品,隻要黃金白銀。
這一次,就連同為獅王盟友的大商人也被逼到了絕路。本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強烈求生原則,大商人被迫加入擠兌行列,要求獅王拿出真金白銀,兌換自己持有的代幣。
商人都屈服了,貴族也被迫做出選擇。
不誇張地說,整個獅族除了包括獅王、國師等極少數最高層統治者絞儘腦汁拚命維持著現有貨幣製度,其他人根本不吃這一套。就算上麵有殘酷的命令讓各地鎮壓,一顆顆人頭掛在高杆上示眾,仍然無法壓製來自民間的反對和恐慌。
師則與商人們的談判以失敗而告終。他們紛紛跪下,痛哭流涕,各種亂七八糟的聲音彙聚起來的中心思想隻有一個“城主大人,您要求我們開張買貨,卻讓平民用代幣支付,這是要我們去死啊!”
商人們的態度是如此明確。
平民的態度也是如此明確。
軍人肯定也有專屬於他們的選擇。
沉默、冷眼旁觀,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時候絕不退讓。
要我們上陣殺敵?
沒問題,隻要給足酬勞就行。
繞來繞去還是同樣的問題————士兵們拒絕接受代幣。他們要糧食,要布,要泥炭,簡單來說是就需要各種生活物資。而這一切的源頭仍然還是真金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