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
平心而論,弗拉馬爾根本不願意參加這次戰爭。他一直認為必須先解決南方極地的黑人問題,才能騰出手來對付北方巨人。當然,無論黑人還是巨人,在弗拉馬爾看來都是不應該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怪物。他們的膚色與外形是如此詭異,除了老老實實接受死亡與被奴役的命運,他們根本沒有第三種選擇。
很遺憾,弗拉馬爾隻是一位公爵,卻不是維京國王。他有權反對出兵,但在已經做出決定的國王麵前,弗拉馬爾隻能表示服從。
國王之所以願意出兵,是因為接到了教皇的密信。
加百利城來了一隊信使,維費國王看過他們帶來的密信,第一時間召見了弗拉馬爾。
公爵的信中所述感到難以置信————教皇承諾,這是對北方巨人具有決定性的一次戰爭,而且必能攻破鎖龍關。
這是信中的第一部分內容。弗拉馬爾當時的反應是想把信紙撕成碎片,狠狠扔到那些教廷信使的臉上。類似的保證他看得太多了,每次出兵教廷都會說些類似的話。然而曆次戰爭從未贏過,那些駐守在堅實牆壁後麵的巨人總會在戰況最危險的時候召喚金屬怪物,也就是所謂的“守護神”。
可是這次不同,在密信的第二部分,教皇保證教廷願意以未來兩年的什一稅作為擔保,如果此次作戰無法攻克鎖龍關,教廷就放棄這部分收益,作為對出戰各國的補償。
這才是弗拉馬爾公爵與國王真正對戰爭本身產生重視,並作出最終決定的原因。
年度征收的什一稅可不是一個小數字。雖然上主之國與其它四大王國信仰不同,可是在征收稅金方麵卻站在相同立場。什一稅是教廷搞出來的玩意,“上主”與“聖主”的稱呼也差不多,可即便如此,上主之國國王阿巴斯仍然同意在國內征收什一稅,為的就是從平民與貴族身上刮油。
相比之下,崇信聖主的維京王國就更沒有理由拒絕。
弗拉馬爾公爵非常謹慎,他拿著那封信翻來覆去看了很久,確定印鑒和加蓋的密封的確出自教皇本人隻手,這才猶豫著表態,願意參戰。
弗拉馬爾知道教廷手裡掌握著一些秘密。平民對此一無所知很正常,可到了公爵與國王這個層麵,對各國與教廷之間的情報收集就變得重視。雖然不清楚那具體是什麼,但教皇在心中做出鄭重承諾,想必也就有了足夠的倚仗。
維京王國此次派出了五十萬軍隊。
神威要塞以北的這片荒原存在著太多故事和記憶。很多弗拉馬爾認識人都在這裡倒下。他們連屍體都沒能帶回去,不是腐爛消失,就是成為北方巨人的戰利品。
新的營寨正在建設,同樣是裝滿土石的布袋加上各種填充物充做圍牆,內壁上架設著小口徑火炮作為防禦。這隻是初級營盤,後續工作會交給尾隨而來的勞役完成。
儲糧。
屯兵。
一個個小型營寨的功能其實沒有區彆,但隻要相互連通形成區域,就能產生巨大的防禦效應。
看著那些在寒風中辛苦勞作的人,弗拉馬爾裹緊身上的皮袍,飽含滄桑的臉上透出一絲苦笑。這樣的營寨構築法延續了很久,對南方極地黑人的曆次戰爭都顯示非凡作用。可是北方巨人不同,他們以超常的體格無視這類基礎防禦,唯一能讓他們退縮並畏懼的武器就是火炮。
至於火槍……隻有多名士兵同時射擊的密集火力,才能讓一個全副武裝,穿戴鎧甲的巨人當場斃命。
想到這裡,弗拉馬爾公爵不由得轉過身,把目光投向更北麵的萊茵王國營地。
卡利斯公爵是個英勇的戰士,可惜他是萊茵人。如果願意更換國籍加入維京,弗拉馬爾願意在國王麵前保舉卡利斯成為一名統帥。
萊茵人研製出一種新型大口徑火槍。昨天兩軍彙合的時候,弗拉馬爾專門去卡利斯的營帳參觀,那玩意兒口徑粗大,堪比一門簡易型小口徑炮。因為過於沉重,必須由兩名士兵協同操作。而且必須用鋼架之類的附件架設射擊,才能確保其穩定與精準度。
這種新式武器很快顯示出令人驚訝的威力。在前幾天的斥候接觸戰中,萊茵人在遠距離隱蔽位置射殺了多名巨人斥候。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因為巨人斥候身穿鎧甲,相當於多了一層金屬保護層。但在新型大口徑火槍駭人的威力麵前,巨人鎧甲徹底失去了作用。
在弗拉馬爾公爵看來,大口徑火槍其實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量,充其量不過是對武器的使用和操作劍走偏鋒,卻達到了出乎意料之外的絕佳效果。
這是一種令人振奮的鼓舞。弗拉馬爾開始對這場即將到來的戰鬥充滿了興趣。有了教廷的擔保,有了威力更大的武器,說不定這次真的可以攻占鎖龍關,消滅所有的北方巨人。
……
天亮了。
萊茵王國的軍隊離開營地。他們排著整齊的隊列,沿用固定的行軍模式,長戟兵在前,火槍兵在後,炮兵位於第三陣列……在長達兩小時的行進與不斷調整過程中,整齊有序的戰陣出現在鎖龍關下。隨著軍官們此起彼伏的號令聲,人們開始就地鞏固防線,長戟陣列變得更加緊密,後方也以超過平時訓練發揮的速度構築炮兵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