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即便被傍大車的人找上,知道他們看上的東西可能很值錢。
但因為不懂以及沒有渠道,當然也有擔心自己賣犯法的緣故,因而隻要感覺價格合適,拉大車的人往往也就仨瓜倆棗的就給賣掉了。
“要自己能在其中發現個什麼寶貝!”
光是想想,楊振就忍不住的有點想要化身為傍大車的去追上一追的衝動。
不過最終他還是沒這麼乾。
不僅僅是他因為知道自己在文物鑒賞方麵的水平連二把刀都不如的關係。
更多的還是因為他知道即便自己有能力在拉大車的隊伍中發現寶貝,那概率也是極低,而且還不可持續。
但國營文物商店就不一樣了……
個個保真不說。
貨源還穩定。
賣完了自然有人上新!
隻要火候把握的好,那差價就能源源不斷的賺!
想著這些,楊振是嘴角忍不住的上翹。
本來就給他蹬的風馳電掣的自行車的速度也因此而又提升了一大截。
東華路某國營文物商店。
到了開張時間,幾名售貨員清掃完畢,便開門準備開始一天的營業。
雖說古玩一行有句俗話,叫做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
但因為國營文物商店一來絕對保真,二來明碼實價,童叟無欺的緣故。
因而按說不至於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
但事實卻是即便如此,時下國營文物商店依舊門可羅雀,往往一天到晚都看不到幾個人進店。
如此的原因當然不是文物商店絕對保真,且明碼實價這種銷售方式不好。
主要的原因還是和定位有關係。
和幾十年後市麵上一萬件東西裡都未必能找出一件真東西。
想要找一件不但真而且還勉強算的上是精品,怕是從幾百萬都未必能挑出一件來不同。
時下市麵上到處都是真東西。
不但真東西多,精品也多。
要不然楊振也不至於隨便逛了下前海黑市,就能看到好幾件官窯。
在這種情況下,隻要不是腦袋有包。
國人肯定不會逛文物商店。
畢竟文物商店裡的官窯那價格,起碼都是黑市的好幾倍。
所以這文物商店雖說沒明碼標價的寫明隻以外賓為對象,但事實卻也差不了多少。
雖說年頭已經和美利尖建交。
但到底還沒宣布開放,各項開放政策也還沒落實。
因而除了使館隨從以及一些得到消息較早或者被邀請的商務團隊之外,能進入國內的外國人的數量那是少的可憐。
在這種情況下開一家實質上專門針對外賓的商店,那真是想不門可羅雀都難。
也是因此,在開門之後。
幾名國營文物商店的售貨員那是一個意興闌珊,以為又得等半天都見不著人。
但讓她們沒想到的是,今兒這門才開了不久,就有一年輕人走了進來。
這年輕人自然是楊振無疑。
看到進門的居然是國人,幾名售貨員情不自禁的就皺起了眉頭。
畢竟開張這麼久,她們可還沒見著過一個國人在她們這文物商店裡買過東西。
知道內情的楊振直接無視了幾名售貨員有些不耐煩的臉色,直接開口道“你們這文物商店現在應該還沒規定說隻能用外幣才能購買吧?”
雖然記得國家成立文物商店的目的是為了賺外彙增加外彙儲量,解決外彙不足的問題。
但一開始卻並沒有規定隻能外幣才能購買。
直到後來市場放開,市麵上的精品古董不但價格越來越貴,數量還急劇減少。
國內玩古玩的人開始大量往文物商店跑。
上頭發現賣了半天結果收到的全是國幣,簡直賣了瘠薄。
最後出台文件,規定了文物商店的上品隻能用外幣購買這事。
但具體是什麼時候出的這規定,楊振卻記不太清楚。
也是因此,眼見幾名售貨員搖頭,楊振心裡那是長鬆口氣。
這些擔心,幾名售貨員自然是不知道的。
隻是眼見楊振一進門就問有沒有規定商店裡的文物隻能用外幣購買,壓根沒有要挑東西的意思。
幾名售貨員便全都是情不自禁的臉色一沉,悶聲道“小同誌你這乾什麼呢?要不買東西的話就請你出去——畢竟我們這兒可經常有外賓出入,不是你們這些沒事乾到處閒晃的人該來的地方!”
“難怪人家都說這年頭但凡是經常服務外賓的娘們!”
“就沒有幾個是不崇洋媚外,是不狗眼看人低的呢!”
“今日一見,可還真是名不虛傳啊!”
眼見幾名售貨員的臉色,楊振是忍不住的吐槽。
不過考慮到往後自己這買賣,說不準就還有需要這些服務員幫忙的地方。
因而楊振也就沒有半點發脾氣的意思,隻是將肩膀上的書包隨意往櫃台上一放。
“剛剛才擦過的玻璃!”
“你這破包能不能彆到處亂放啊?”
眼見此幕,幾名售貨員原本就不怎麼好看的臉色頓時加倍難看。
一邊嘟囔數落一邊就要將書包都開拿抹布重新擦拭。
然後幾名售貨員的眼珠子直接就凸了出來。
因為她們發現那書包雖舊。
但包裡放的東西,卻全都是成捆成捆的大團結!
“這麼多的大團結!”
“雖說我們在這文物商店乾,因為服務的是外賓,所以工資比一般的要高!”
“但那一個月也不過就是四五十塊錢!”
“他這書包裡裝的少說也有幾千!”
“那可是我們不吃不喝十來年才能掙到的錢啊!”
想著這些,幾名售貨員瞬間變臉,滿臉堆笑的問楊振是不是想要什麼東西,要不要她們給幫忙介紹。
“來你們這裡,當然是要買文物了!”
說完這話,楊振也不等幾名售貨員介紹,直接就大刺刺的表示自己雖然要賣古董。
但一般的古董自己可不要。
隻要官窯。
而且最好還得是明宋以前的。
“明宋的我們雖然有!”
“不過都不是官窯!”
幾名服務員賠笑道“我們這兒的官窯雖然有,但都是清朝的……”
“清朝的啊?”
耳聽沒有明宋之內的官窯,隻有清朝的。
楊振也隻能退而求其次,不過卻也沒忘了表示要清朝康雍乾的官窯的話那還勉強湊合。
要道光嘉慶之類的,那自己可不要。
聽到這話,幾個售貨員那更是兩眼冒星星。
全都笑的兩眼眯成了一條縫,竭力討好的同時問楊振喜歡什麼樣的器形,她們也好針對性的拿出來給楊振過目。
“也不管什麼器形了吧!”
“隻要是康雍乾的官窯,你們給我全都拿出來!”
“隻要價格合適,我全都要了!”楊振道。
那壕無人性的模樣,直震的幾名售貨員那叫一個兩股顫顫,看著都跟骨頭都酥了似的。
其中兩個一看應該就還沒嫁人的售貨員更是各種爭奇鬥豔,不住打聽楊振在哪個單位上班,有沒有處對象之類。
雖說但凡能在國營文物商店這種服務外賓的地方上班,那必然是經過了千挑萬選。
不但文化還是氣質,便是容貌身段那都有極高要求。
隻可惜過來的時候才見識了何問蓮的q彈軟糯,此刻幾人在楊振的眼裡便全都變成了庸脂俗粉。
索然無味。
因而麵對兩個售貨員的各種暗送秋波,楊振是不為所動,隻是催著趕緊把東西拿過來,自己還有急事。
無奈之下,幾個售貨員也隻能放棄了爭取機會攀高枝的想法,將楊振所要的官窯瓷拿過來。
此文物商店你符合楊振要求的官窯瓷隻有兩件。
一件是康熙五彩大盤,一件是乾隆時期的粉彩筆筒。
因為不懂,楊振也沒怎麼細看。
隻是瞅了瞅品相沒有什麼磕碰之後,便直接問多少錢。
“五彩大盤四百!”
“粉彩筆筒三百八!”售貨員道。
“這麼貴?”
“能不能給便宜點?”
想到在前海黑市嘉慶朝的一對瓷器都才兩百來塊。
聽到這價格的楊振下意識的就要講價。
隻是話沒出口,楊振便想起國營商店明碼標價的規矩。
再看看幾名售貨員那滿眼崇拜的小星星,就差沒喊一聲小帥哥你太壕了,人家好愛你的模樣……
講價之言,楊振有哪兒還說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