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旺迪環球公司巔峰時的市值高達1028億歐元。
“畢竟分出了威立雅環境,如果還保留這塊業務的話,維旺迪的市值也不至於跌這麼多。”霍岩道。
徐良微微頷首。
“還有一件事,維旺迪好像有些後悔賣掉遊戲業務了,這段時間一直跟育碧接觸,想要將它收購,不過育碧的人好像對維旺迪的並購不是很感冒。”
“看來被《魔獸世界》的營收饞的不輕。”徐良笑道。
“換成是我,看著我賣出去的業務,每年賺十幾億美元,我也早就後悔死了。很自然的想要挽回一下。
不過維旺迪在泛娛樂產業有很深厚的基礎,他們如果真的能吸取教訓,認真去做遊戲業務的話,成功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你也說了,前提是吸取教訓。我可不覺得這幫家夥會吸取教訓。”徐良道。
維旺迪為什麼會賣掉暴雪?
還不是內部經營出了問題,需要錢來填補債務?
而且維旺迪的業務本身也有問題。
cana+集團,號稱歐洲最大的付費有線電視台。
但都4204了,還有幾個人看電視?
網絡才是王道。
電視網的價值會隨著互聯網媒體的不斷發展不斷下降。
好在它除了電視網,吞並了百代的cana+集團,還是歐洲第二大影視生產商。
但徐良更看重的是它豐富的版權庫。
從長期來看,cana+集團的資產算不上太優質。
哈瓦斯通訊社。
世界著名的出版、新聞和多媒體從業商。
旗下擁有60家出版社、80份報紙刊物,年銷售書八千萬冊、報刊雜誌五百萬份、多媒體光盤四千萬盤。
這注定是一塊迅速貶值的負資產。
互聯網的發展,就是出版集團的喪鐘。
連《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這種聲名赫赫的頂尖媒體都快活不下去了。
哈瓦斯通訊社這種傳媒集團,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維旺迪電信。
維旺迪電信分為三塊業務。
一塊是法國私營電信經營公司cegte公司,一塊是威望迪國際電信,最後是意大利電信15.7的股權。
前兩者是維旺迪公司主控,但規模並不大,加起來的總營收隻有87億美元,跟法國電信、德國電信、沃達豐,這些動輒幾百億,甚至上千億美元營收的電信巨頭沒法比。
最後就是維旺迪網絡。
說白了就是門戶網站。
現在看著是不錯,深入法國、德國在內的九個國家,擁有八千多萬用戶,在歐洲影響力僅次於雅虎。
但,連門戶網站的老大雅虎都衰落了,維旺迪網絡也不會例外。
這麼對比下來。
真正有潛力的也就是cana+集團和維旺迪電信,兩個板塊。
前者還不錯,雖然電視網注定會沒落,但影視製作和版權業務,卻始終在發展。
維旺迪電信雖然一直在發展,但始終沒成為行業的頂尖玩家。
所以也不難理解,為什麼維旺迪明明通過甩賣資產複活後,後麵還會跌的那麼慘。
除了運營上的問題,關鍵是選錯了方向。
選擇大於努力,誰都會說。
但做起來卻千難萬難。
“維旺迪持有的威立雅環境的股權還有多少?”
“02年的時候還有63,現在隻剩下40.41了。”霍岩道。
“看來威立雅在維迪旺那裡並不受重視。”
“環保業務的想象空間太小,每年超過255億歐元的營收,淨利潤隻有8億歐元,淨回報率隻有3.2。
是典型投資大回報小的紅海產業。
相比之下,泛娛樂,尤其是互聯網和電信業務,正在迅速發展,擁有巨大的想象空間。
以維旺迪的投資風格,他們更願意出售威立雅,換取資金投入電信、互聯網和泛娛樂業務。”
徐良微微點頭,環保產業尤其是水處理、垃圾處理等業務屬於公共事業,本就是微利產業。
對於有野心的ceo很不友好。
原因很簡單。
在歐美,ceo是打工人,是靠著公司的業績生存,業績好,獎金就多。
業績差,獎金就少。
就環保產業那吊樣,再怎麼折騰,利潤也高不了。
所以維旺迪果斷的轉型了。
而且一頓買買買。
買買買,威立雅財務數據暴漲。
市值高了,投資人高興;獎金大把的拿,管理層也很高興。
公司垮了。
關我屁事,我就是個打工的。
辭退?
辭退就辭退,反正這麼多年錢也賺夠了。
這就是歐美絕大多數職業經理人的心理。
最典型的就是雷曼。
雷曼倒了,管理層卻拿著3.85億美元的獎金舒舒服服的退休了。
還有世界最大的保險公司aig,老美花了1700億美元避免它破產,但挺過危機後,轉頭就給自己公司的高官發了4.5億美元的巨額獎金。
向造成破產危機的金融產品部門高管,支付高達1.65億美元的獎金。
諷刺嗎?
美林和花旗的高管表示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