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電動汽車
“老彭,你覺得電動汽車怎麼樣?”
彭勝宇愣了一下。
“您看好電動汽車的未來?”
徐良點了點頭。
“內燃機車這條賽道,西方發達國家已經走了太久,技術和經驗累積的太多,我們很難趕得上。
想要成為世界頂級的汽配廠商,最好的辦法就是彎道超車。”
“徐總,電動汽車在西方也出現了一個多世紀,它們也有很深厚的技術積累。”彭勝宇道。
電動車雖然是21世紀才真正發展起來,但早在19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
世界上第一輛有記錄的電動車是1832年,英國發明家羅伯特·安德森完成。
雖然隻是實驗室的玩具,但卻完成了從0到1的蛻變。
直到1884年,英國發明家托馬斯·帕克,在伍爾弗漢普頓製造了第一輛批量生產的電動汽車。
隨後,德國工程師安德烈亞斯·弗洛肯於1888年建造了第一輛真正的電動汽車。
可以說,內燃機的汽車和電動汽車幾乎同時出現。
進入20世紀,內燃機汽車開始成熟普及後,電動汽車也真正進入了市場。
1897年,瓦爾特·伯塞設計並引入了一批使用電池的出租車,在倫敦街頭運營,而紐約市有大約60輛電動出租車。
到1900年,電動汽車占美國道路上所有車輛的三分之一。
這個時期的電動車可謂百花齊放,前景光明。
亨利·福特、托馬斯·愛迪生這些大佬都在不斷探索退出新的的電動汽車。
但情況在1920年之後改變了。
隨著汽油越來越便宜,公路裡程的不斷增加,電動車腿短的毛病越發顯露,1935年後便漸漸銷聲匿跡。
直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汽價飛漲,才引發了人們對電動汽車的新一輪興趣。
老美的那輛帶上月球的電動月球車,更是助長了各大機構對電動車的興趣。
不過興趣歸興趣,汽車巨頭們還是很明白的,電動汽車這玩意太不成熟。
尤其是電池。
根本撐不起200公裡以上的行程。
即便索尼1991年商業化了鋰離子電池,也沒能改變這個局麵。
至於特斯拉,直到2008年才把電動車的裡程增加到200英裡,也就是三百公裡多一點。
“西方汽車巨頭在電動車上的積累隻是一些實驗室的玩具,根本不是成熟的技術。跟他們在內燃機上的積累,天差地彆。
這就是我們的機會。
老彭,隻跟在彆人屁股後麵亦步亦趨,永遠成不了真正的行業巨頭,隻有另辟蹊徑,才有追趕上的機會。
汽車領域,電動就是我們唯一的機會。”
說著,徐良拿過一份資料遞了過去。
“看看吧。”
“南孚電池?”彭誌宇詫異道。
徐良頷首後道:“我收購南孚電池三年多了。
這三年多,它除了鞏固在堿性電池上的霸主地位,一直在進行鋰電池的研發,目前已經在鎳鉻、鎳氫、磷酸鐵鋰等電池領域積累了很深厚的基礎。
圓柱電池方麵南孚已經實現了1600ah容量。
聚合物電池方麵,已經實現了400容量。
筆記本電池方麵,實現了2000ah容量。
是全球鋰電池領域第二梯隊。
不過跟三星sdi、索尼、三洋機電這些頭部公司還有一定的差距。
好在鋰電池方麵的研究,大家都差距不大,即便三星、索尼、三洋、g這些大廠也沒有跟我們拉開代差。
隻要我們緊抓住不放,趕上甚至超過他們的機會非常大。
不過僅有電池還不夠,電動車三大件,電池、電控和電機,我們都要進入。
可以肯定的說,這三大件將是接下來火炬集團汽配業務未來三十年,甚至四十年的戰略核心,火炬集團一半的研發資源都要砸在上麵。”
感受到了大老板的重視,彭誌宇不由得心中一沉。
一股壓力在心底彌漫開來。
大老板看得越重,平時盯得就越緊,一旦乾不好,他可是要吃瓜落。
“怎麼,沒有信心?”
彭勝宇沒有隱瞞,點頭道。
“徐總,不瞞您說,我對鋰電池真的沒什麼了解,就怕到時候辜負了您的信任。”
“嗬嗬,彆擔心。很快我就給你找一個行業大拿過來,由他擔任火炬集團高級副總裁,全麵負責汽配板塊,以及電池業務的研發工作。”
“誰?”
“先賣個關子,畢竟現在人家還沒答應。
萬一要是拒絕,我可就沒麵子了。”
“我想這個世界上沒有幾個人能拒絕您的招攬。”
徐良笑著擺了擺手,“你就彆捧我了。而且我也不是華夏幣,不可能人人都喜歡。
對了,火炬集團新ogo的事情有結果了嗎?”
“已經設計完成了。”
彭勝宇從包裡拿出一張a4紙遞了過來。
徐良接過來一看。
整體就像四把鐮刀經過一定形變後,組合而成的火炬,簡約而形象。
“不錯,設計感很足嗎,花了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