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昌二年二月二十五日。
朝天官(注釋1)李惕然渡過鴨綠江,在寬甸東門,拜見了遼東都察袁崇煥。
原本曆史上,李惕然作為最後一任朝天使者,於崇禎十五年抵達明國京師。
明國覆滅後,他曆經艱險,輾轉回到朝鮮。
順治五年,再次出使中國時,京師的主人,已變成留著金錢鼠尾辮的韃虜。
李惕然的身份,也從朝天使,變為燕行使。
稱謂的變化,反映出朝鮮士人對滿清的憎惡不滿。
李惕然在《燕途紀行》中這樣寫道
“天地易位,華夏腥膻。中土衣冠之倫,儘入於禽獸之域。”
在經過遼東鬆錦等古戰場時,他見“明軍白累於荒溪野草之間,冤氣鬱結不散,崩城敗壁,望之索然。”
入境大清後,李惕然甚至不願意看女真人一眼。
他拒絕食用源自大清的食物。
於是在沿路搭起火架,就地取材,做成簡易的餐點。
李惕然表示,看到韃子的麵容後,一股惡心想吐的感覺盤踞心頭·····(注釋2)
在這個位麵上,這位倔強的朝天使不用再自帶糧食生火做飯了。
瘦削黝黑的袁崇煥親自迎接李惕然進城。
見朝天使身上還穿著大明衣冠,袁崇煥稱讚不已。
李惕然對這位南方官員也頗有敬仰。
袁崇煥不像其他禦史監察,來遼東時還是“瘦蠻子”,不出半年便成了“胖蠻子”。
袁崇煥一直很瘦,據說也不貪錢。
蠻子是北方人譏笑南方人的用語,由瘦變胖,實際上是說吸吮民脂民膏,用以自肥。
袁崇煥將朝天使迎入城中,在兵備道衙門安歇。
兩人開始商議討論十幾天後的出兵事宜。
“袁都察,朝鮮國貧瘠,古稱君子之國,到處都有您這樣清廉的官吏。”
李惕然大明官話說的有些吃力,好在袁崇煥並不在意,因為他也說不好。
袁崇煥不和這朝鮮使者套近乎,開門見山道
“所以,你們不準備糧草和馬車嗎?”
李惕然呆若木雞,半晌才道
“目下綾陽君尚未完全掌控朝局,多餘的糧草是沒有的,馬車也請大軍自行解決。”
袁崇煥聽了隻是搖頭,他知道李惕然說的都是實情。
隻是這樣一來,寬甸的負擔就更重了。
這次進軍朝鮮,其實袁崇煥並不支持。
幾千人馬調撥,耗費無數錢糧,朝中很多人盯著平遼侯,如此過早暴露自身實力,有害無益。
最關鍵的是,即便控製朝鮮,這貧瘠之地,無論駐兵還是移民,都是得不償失。
與其花費這麼大代價,還不如直接從撫順關出擊,與後金軍決戰,掃穴犁庭,攻占赫圖阿拉。
須知那邊的土地要比朝鮮肥沃多了。
不過平遼侯已經下令,他也不好多說。
當下便給朝鮮使者解疑釋惑,叮囑他們在漢城按部就班政變。
“平遼侯正在準備大軍糧草,使者但請放心,等糧草妥當,大軍便可起行。”
~~~
遼東沈陽。
遼東巡撫府邸書房,王化貞親自引著開原貴客來到內廳書房。
書房裡擺著桌宴席,桌上放著壺金華酒。
王化貞斥退閒雜之人,隻留下個丫鬟在旁服侍,顯得私密而又隆重。
“康巡按請坐。”王化貞客氣的對康應乾道。
身穿三品錦雞補子袍服的康應乾連忙謙虛推讓,他剛從開原趕來,這頓飯算是巡撫大人給他接風。
“王巡撫先請,不可壞了朝廷禮製!”
王化貞站在旁邊道
“康巡按為天子巡察,如今又在平遼侯帳下做事,身居高位是早晚的事情。本官和康巡按是多年的交情。萬曆二十六年,你我是同科進士,可惜後來山河阻隔,聯係少了。日後也不必以官職相稱,康大人年長幾歲,便稱你為康兄,如何?”
康應乾心中得意,知道自己投靠劉招孫這步是真走對了,眼下在遼東地麵,連巡撫都要給自己幾分麵子。
心裡這樣想,嘴上卻是連稱不敢,非要讓王化貞先坐。
兩人就這樣客套了很久,旁邊丫鬟打了個哈欠,王化貞有些尷尬,終於先坐下了。
剛剛坐下,王化貞便進入正題,笑吟吟道
“聽聞平遼侯收複寬甸、清河、撫順,上月還親自率兵平定外番叛亂,如此,遼北便可高枕無憂。本官祝賀平遼侯獲此大功!”
說罷,王化貞舉起酒杯,一飲而儘。
康應乾陪著喝了杯,自覺春風得意,餘光在那小妾身上瞟了眼。
女子頗有些姿色,康監軍袖中金剛散微微晃動。
他放下酒杯,拍了拍手,兩名家丁抬上個沉甸甸的木箱子。
打開木箱,白花花一層銀錠,足有上千兩,旁邊還散落著東珠人參,估摸值幾千兩銀子。
那丫鬟看得眼睛發亮,身子不由自主往前挪動。
王化貞假裝驚詫道
“康兄這是何意?”
康應乾撫須笑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王巡撫對開原的心意,平遼侯都是知道的。他常說,在遼東做事,多虧沈陽幾位大人關照,尤其是王巡撫。平遼還未成功,我輩還需努力。以後遼東之事,還得靠王大人關照。王大人若是有什麼需要開原軍幫忙的,隻管開口,平遼侯也會給大人出力。”
“這些禮物,是平遼侯一點心意,托我帶來沈陽,務必要王巡撫收下!”
王化貞望著眼前幾千兩銀子的禮物,心知劉招孫必有事要讓自己配合,他心領神會朝康應乾笑笑。
“平遼侯說的是,遼東險惡,人心叵測,既是同在此處為官,相互照應是應該的。康巡按以後有什麼需要幫忙的,隻管開口,誰讓咱們都是萬曆二十六年進士·····”
兩人相視一笑,酒杯碰在一起。
康應乾喝完酒,回頭瞅了眼那丫鬟。。
“實不相瞞,平遼侯讓本官過來,確有事情要找王兄幫忙。”
王化貞放下筷箸,做出聚精會神表情。
“建奴出兵朝鮮,劫掠各郡,光海君逃往寬甸,乞求內附,平遼侯不忍小國生靈塗炭,決意出兵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