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的一天,太上皇在襄王府召見了老臣喬一琦,商議齊明議和之事。
一起前來的還有前明崇禎皇帝朱由校。
朱由校剛從均州天心城工地趕回襄陽,工匠們的卯榫材質不達標準,需從雲貴采伐一批上好的金絲楠木,他這次回來就是向武定皇帝奏明此事。
劉招孫給兩人賜座,詢問朱由校工程進度,在得知一切還算順利後,武定皇帝龍顏大悅。
“朕本寬仁,不忍誅殺前朝藩王,奈何襄王助紂為虐,鐵了心要與大齊為敵,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殺不足以顯國威。”
一臉滄桑的朱由校在聽太上皇說話的時候,並沒有表現出任何情緒變化,等到劉招孫說完,隻是朝他禮節性拱了拱手
“聖上仁慈,待朱明仁至義儘矣,臣隻願安心建造天心城,不再過問世事。”
一旁侍立的東方祝見崇禎對太上皇頗為怠慢,怒目而視道
“大膽!陛下給你戴罪立功的機會,你竟敢如此托大!找打!”
東方祝正要上前,劉招孫揮手製止。
“住手!不得無禮!”
東方祝立即退下,劉招孫殺氣騰騰道
“朱明皇帝既活在人世,便是紅塵中人,如何能不問世事?除非真的死了。”
這話充滿威脅意味,按照慣例,隻要太上皇說話時是這種語氣,便是又要大開殺戒了。
朱由校不卑不亢,臉上表情沒有什麼變化,還是那副無欲無求的樣子。
這也難怪,但凡任何人處在他這個位置上,經曆如此多事情,都不會對眼前的太上皇有任何好感。
太祖朱元璋留給朱由校的江山,讓這個嗜殺成性的武夫奪走,不僅被劉招孫奪走,劉賊還殺了他的胞弟——天啟皇帝朱由檢——篡權中被屠戮的大明文臣武將更是不計其數。
朱由校不是晉惠帝那樣的癡兒,也不是樂不思蜀的劉阿鬥。
當初被流放朝鮮濟州島、備受當地漁民欺負,木匠皇帝暗暗下定決心,等有朝一日奪回大權,定要為父兄報仇雪恨,給劉招孫也來一個“躲貓貓死”,或者讓這武夫生不如死。
奈何劉賊太強,不僅是大齊文官武將,連各地百姓,都選擇支持齊國,很多人喊出了“齊軍來了不納糧”的口號。
皇天不負有心人,京師鼠疫爆發,李獻忠圍攻京師,王恭廠爆炸,流賊與劉賊同歸於儘。
崇禎皇帝認為這些都是天譴,是上天對劉賊懲罰。
沒想到劉招孫竟大難不死。
他不僅沒有死,從地底下鑽出來後,反而更加強大,得到更多擁護,齊國的統治已經牢不可破。
木匠皇帝心中忐忑,他不知道劉招孫這次召自己來襄陽所為何事,難道僅僅隻是向他解釋為何淩遲襄王?
終於,武定皇帝說話了。
“朕不忍殺戮過甚,給朱常灜留下條活路,派遣馬尚書與南朝和談,消弭兵禍,希望朱常灜能體察到朕的良苦用心,朕聽聞你和弘光皇帝有過交往,希望……”
站在旁邊的喬一琦微微側目,朱由校聽到這裡,終於明白武夫在打什麼算盤,無非是想利用大明皇帝的血統,要挾弘光朝廷,進一步打壓談判對手,從而在與南明的談判中占據有利地位。
崇禎說話語氣不卑不亢,仿佛他還是皇帝,劉招孫還是他的大臣。
“聖上想讓臣做什麼?協助馬尚書議和?前往南京招降弘光皇帝?”
經過章東馴化,現在已經沒幾個人敢這樣和劉招孫說話了。
“如何?可否願意替朕跑一趟?”
劉招孫充滿期許望向木匠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