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援江夏的明軍兵馬共有三支,它們分彆為東路軍金聲桓,中路軍惠登相部,西路軍王允成部。
加上鎮守江夏的李成、馬進忠,共五路人馬。
這五支兵馬,組成了左良玉的核心班底,他們是昆山公與弘光朝廷,與鄭成功分庭抗禮的資本。
按照左良玉之前製定的計劃,先以江夏城為誘餌,吸引湖廣方向的齊軍第五兵團來攻,然後調集大軍,將蒲剛消滅於黃陂江夏之間,在清除齊軍威脅後,大軍北上,入主中原。
不得不說,這個計劃很圓滿,可惜,沒有任何執行力。
因為它忽略了一個變量,那就是,突然出現的齊軍主力。
左良玉以為,明軍會先北後南,等解決完鄭成功或者被鄭森解決)後,再救援湖廣。
可惜昆山公錯了。
廣德元年二月,齊軍第一、第二、第七兵團主力順利會師江漢戰場。
齊軍主力的到來,宣告左良玉大軍覆滅進入倒計時。
左部三路援軍,剛剛動身,行蹤便被齊軍哨馬偵知。
金聲桓等人,甚至連江夏城牆都沒看到,就被提前布置的齊軍,擋住了去路。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坐鎮崇州指揮的昆山公,先是目睹江夏城淪陷,武昌漢口明軍投降,接著,他又接到三路增援兵馬發來的救援塘報。
金聲桓在塘報中說,至少有十萬齊軍渡過長江,銳不可當,他懇請左大帥允許明軍立即撤退。
昆山公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又傳來三路大軍慘敗的消息。
援軍不僅沒能救援江夏,連他們自身都不能保全。
三月初,江漢平原各路明軍,像沒頭蒼蠅似得到處亂竄,一邊逃走,一邊打劫沿途城鎮。
明軍畏強淩弱,被湖廣百姓是為盜匪。
三月初三日,從崇州、鹹寧出發的三路援軍,在經過一係列慘敗後,沿原路返回。
初四日,明軍洗劫崇州、鹹寧,劫掠之後,縱火焚城,連夜向鄂州方向逃走,那裡有大量船隻,可以讓他們更快逃回南京。
王增斌指揮騎兵團緊隨其後,五千精騎一路砍殺,追至長江龍蟠磯而止。
鹹寧至鄂州驛道上,遍布明軍屍體,左部各營自相踐踏,死者千人。
~~~~
三月初五日,太上皇親臨武昌城南保安門,檢閱三軍。
五大兵團共三萬多兵馬,於保安門前舉行聲勢浩大的獻俘儀式。
武黃戰役,共計斬首明軍三千,俘虜明軍一萬餘人。
太上皇下令斬殺其中頑固不化、罪大惡極者五百餘人,其餘投降明軍,皆被赦免,並成為南征先鋒部隊,準備隨齊軍東進,攻打鄂州、九江等城。
各部兵馬在武昌稍事休整,三月初八日,大軍沿江順流東下,繼續追擊左部殘兵。
至此,劉招孫徹底解除湖廣方向明軍威脅,帝國疆域,進一步向南擴張。
左良玉原先製定的十麵埋伏圍殲齊軍之策,如今已成笑柄,他手下五大將,除鎮江總兵李成被俘殉國,其他四人悉數投降大齊,成為齊軍東征先鋒,對弘光朝廷進行反戈一擊。
明軍江北防線徹底崩潰。
南京岌岌可危。
大勢已去的昆山公,沒有選擇立即逃走,而是退走鄂州,一邊派出使者乞求大齊罷兵,一麵派人回南京,逼迫弘光皇帝退位。
直到這時候,左良玉還一廂情願的堅信,隻要弘光皇帝主動退位,南明向大齊徹底稱臣,劉招孫就會接受議和,放棄東進。
畢竟鄭成功已經登陸遼東,正日夜圍攻遼南,山東也處於糜爛之中,劉招孫麵臨的壓力肯定要比自己更大。
“武定皇帝願意與大明和談的,無非是再多要些銀子,女人也可以送他一些,本官相信,他是個聰明人,他知道見好就收。”
鄂州,白雉山山麓,明軍大營。
一臉疲憊的昆山公,不厭其煩的向使者保證,因為一連串的失敗打擊,昆山公現在已經有些神經質,與其說讓使者相信他的話,不如說他是在安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