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堪脫口而出“放浪形骸,不拘名教,流觴曲水,及時行樂,是為魏晉風流!”
劉招孫咧嘴一笑“堪兒,我像你這麼大時,還在義父軍中效力,我們從安南殺到貴州,從貴州殺到遼東,戎馬倥傯,打打殺殺,每日刀口舔血,如果不是後來在薩爾滸遇見慈聖太後,跟她學著讀書寫字,這輩子也識不得幾個大字,混混沌沌,最後死於亂軍之中。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不知有多少人像我這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曹孟德有詩曰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劉招孫忽然停住,陷入了沉思,他口中的東漢末年,人口去其大半,正如《晉書》第一句所言,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
“所謂魏晉風流,便是源自此。”
劉堪詫異道“天下大亂,和風流有何關係?父皇是說,因為天下大亂,所以士人放棄信仰,都開始及時行樂嗎?”
劉招孫搖搖頭。
“漢末至八王之亂,天下紛紛,戰爭頻仍,那時候的皇帝,就好比五代十國,換的可勤了。曹魏代漢,司馬代曹,再到八王之亂,每次改朝換代,無不血流成河,士人百姓皆不得幸免,這便是所謂的魏晉之際,天下多故。”
太上皇撫掌長歎“那時候的名士,如嵇康者,不肯與司馬氏合作,最後被殺,這便是父皇要給你講的魏晉風流。世人粗讀了幾篇文章,便以為魏晉風流是吃五石散,是裸奔酗酒,是及時行樂,是不遵禮法,是做各種憤世之醜態,那就是貽笑大方了。”
劉堪正襟危坐,父皇關於魏晉風流的這些言論,他之前可是聞所未聞,就連翰林院的那些大學士們,每每講到魏晉曆史典章,也是嗤之以鼻,將阮籍道哭作為放浪形骸,將廣陵散視為亂世悲音。
劉招孫見兒子聽得認真,心中寬慰。
“嵇康何許人也,他受曹魏之恩,臨死之際,將兒子嵇紹托付給友人山濤,讓山濤代為撫養,嵇紹長大後在晉朝做官,後來此人拚死護衛晉惠帝,以身擋箭,這就是食君祿,為君死。”
劉堪點頭道“此嵇侍中血,勿浣也!”
“何為忠?儘人事,知天命,便是忠,在其位,謀其政,便是忠。”
劉招孫總結道“嵇康和嵇紹,都是忠臣。”
“魏晉之際,真正的儒士堅守忠義,不能應對“豹變”,更不能忍受當權者操弄道義,比如曹孟德就以不忠不孝的名義,殺了不少名士。”
“孔融、彌衡、邊讓、荀彧、崔琰、楊修、婁圭、許攸·····名士被屠戮者,遠不及此,所以才說,名士少有全者,嵇康被殺的罪名之一是“非湯武而薄周孔”。可是,當這個湯武和周孔是什麼,都是由司馬昭說了算時,他嵇叔夜又如何不非,不薄?再如孔融,曹操殺他的罪名是孔融“亂俗”,是“浮華交會之徒”,若說亂俗,曹孟德才是亂俗。”
劉招孫拍了拍兒子肩膀
“嵇康是這樣,孔融、彌衡、邊讓又何嘗不是這樣!明知必死,卻要堅持內心道義,蹈死而不顧,這才是真名士,這才是魏晉風流!”
“你可知晉朝國祚不長,是何緣故?”
劉堪想了一會兒“是因為皇帝威令不行,八王之亂?”
太上皇語重心長道“堪兒,如果我們把名士都殺完了,大齊就剩下鐘會,賈充這樣的佞臣!佞臣,並非一無是處,但若整個朝野都是奸佞之人,所有人言必稱忠義,行若禽獸,一見風頭不對,便立即改換門庭,就如同這幾日你見到的南明降官一樣,大齊焉能不敗!”
劉堪若有所思點了點頭。
“所以,吾兒,現在,你知道該如何處置黃端伯了嗎?”
劉堪恭恭敬敬道“兒臣求父皇指教。”
“殺他,成全他的忠名,赦免他,收取天下民心。殺或不殺,都可,不過,不能讓百姓覺得,他是因觸犯了大齊皇帝,觸犯了你,而遭屠戮。”
劉堪默默點頭“兒臣想著可以派他去朝鮮江華島,名曰充軍,其實是讓他與朱常灜團聚,這樣即可成全他的忠義之心,也不用讓他去死。”
劉招孫笑道“這個主意甚好。”
“那麼,那些“正人君子”口中的奸臣、佞臣呢?你用不用這些人?還有禁纏足令。”
這次廣德皇帝回答的很乾脆“用,凡是人才,皆要為我大齊所用,帝王,不應該以個人喜惡用人、廢人,這是父皇曾教導過我的。”
提到禁纏足令,劉堪小心問道“父皇,您先前推行此令,其實是為掃滅敵人找得一個由頭吧?”
劉招孫點頭“正是。”
劉堪接著道“纏足陋習,必須清除,毋庸置疑,所以江南會和江西一樣。”
太上皇笑道“剛才不是說魏晉風流嗎?那些死活不肯接受此令,固執纏足的“名士”,你當如何處理?”
劉堪正氣凜然道“這等泥古不化之人,怎可稱為名士?名士身上所秉持者,可曆經千年,曆久彌新,後世也可效法。父皇,我問你,一千年前,有纏足這些破事嗎?禁纏足令,功在當下,利在千秋!必須堅持執行,敢阻撓者,必須嚴懲!”
劉招孫滿眼欣慰望著這個意氣風發的少年。
“堪兒,你長大了。”
喜歡挽明從薩爾滸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挽明從薩爾滸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