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漕工,衣食所係。幾十萬人家的生計,突然給奪了,自然會有人不平,會流血,會出人命!此事棘手。我在外臣麵前要表現得強硬,所以才輕描淡寫,不過事情做起來,卻不像我說的那樣容易。堪兒,你可想清楚了,真想主持廢漕之事?”
“喬閣老生前曾與兒臣長談,講述當年血戰渾河情形,開原軍草創之際,父皇何其艱難!兒臣再難,也難不過父皇當年,願為父皇分憂!”
廣德二年正月初一日,慈寧宮。
按照老家均州的習俗,這天清晨,劉招孫帶領全家人一起吃了頓餃子。
長公主劉雨霏趕在年前回了南京,一家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
兒女大了,都有了自己的心思,劉雨霏不願再聽母後催促成親之事,吃了兩碗餃子,便和黛芙妮德川千姬兩個去禦花園聽昆曲了。
金虞姬楊青兒對昆曲不感興趣,兩個太後拉上陳圓圓柳如是,四人湊齊一桌跑去側殿打馬吊。
偌大的慈寧宮主殿就剩太上皇廣德帝和幾個近侍。
劉招孫聽聞劉堪有意主持廢漕,就想勸勸小皇帝。
廣德二年劉堪主持的清丈畝,雖然最後順利推行,然而中間起了不小波折,蘇州暴亂,太倉死傷近千人,王衡裹挾一批縉紳逃亡倭國,總之結果不儘如人意。
劉招孫對兒子的執政能力並不懷疑,隻是廢除漕運,茲事體大,可不比丈量一州一府土地那樣簡單。稍有不慎,結果就不是隻死傷千人了。
“你有這份孝心,已是難得,廢漕之事,關係重大,你要三思。”
劉招孫抬頭望向旁邊侍立的東方祝,又對劉堪道
“大總管在臨清多年,他對運河上的事了如指掌,南北運河相差不多,你不如聽他說說。”
劉堪聽了父皇這話,目光炯炯望向東方公公,起身拱了拱手。
東方祝連忙還禮“陛下折煞小臣了。”
太上皇揮手,對兩人道
“廣德帝既然對漕事感興趣,大總管就給他細細講來,大齊幅員遼闊,兆億百姓,身為君王,博聞強識是必須的,術業有專工,以後你若遇到不懂的事情,要多向有經驗的臣下請教。”
“兒臣謹記。”
劉堪躬身領命。
東方祝又對小皇帝行了禮,抬頭瞟太上皇一眼,這才終於開始講述他所了解的大運河
“前朝運河開辟之初,本為方便朱元璋北伐運糧餉,後來是方便朱棣靖難,所以最初負責漕運的都是軍人,朝廷還單獨設置了漕運總兵官官職。正統四年,以濟寧為界,南北各設一名侍郎管理漕運,後由文官擔任漕運總督。宣德以後,實行文武雙軌製,至萬曆年間漕運總兵廢除,一切事宜均由文官負責。”(注1)
東方祝說到這裡,停頓片刻,總結道“和前明官場一樣,在漕運上,也是文貴武賤····”
劉招孫打斷公公,催促道“撿要緊的說,事無巨細,你想考策論啊?”
東方祝尷尬一笑,連忙笑道“聖上明察秋毫,實不相瞞,這前明漕運的往事,都是臣前日詢問大學士,他給臣寫下來,臣背誦熟悉的。”
“錢謙益?”
東方祝連連點頭。
旁邊劉堪卻是聽得聚精會神,琥珀上來獻茶,他都沒有察覺。
劉招孫敲敲茶幾,催促道“好了,繼續說,撿要緊的說,說漕軍。”
東方祝答應一聲,繼續道
“征糧由十二萬漕軍負責,漕軍為運河沿岸124個衛所的衛所兵,由於是衛所兵,在他們雖在船上,卻受當地衛所管轄,所以各級官員克扣軍餉,奴役士兵時有發生。大明律還有條文規定,如果漕船因氣候原因或擱淺漏水而導致糧餉減少,漕軍付一半的責任。”(注2)
劉堪聽到這裡,若有所思道“怪不得聽父皇說運河走私猖獗,這些人要活命,不得不如此啊。”
東方祝補充道“漕軍被壓榨過甚,早早失去戰力,幾乎成了叫花子兵,名存實亡。”
劉堪睜大眼睛問道“既如此,為何不把漕軍拆撤,重新招募?”
“陛下有所不知,前明每船漕軍一名,餘九名選募水手充之,也就是說,一隻漕船上額定的十名水手中,除了一名負責人是漕軍,剩下的九個都是臨時招募而來。裁撤一個,便是斷了其他九個人的生計。漕河全盛時,糧船上的水手,河岸的纖夫。市鎮百姓,跟漕軍搭上邊的,何止幾百萬人!這些無業遊民。”
劉招孫等東方祝說完,揮手讓大祭司取來一張地圖,徐徐在案幾上展開,稠密繁盛的南運河展現在幾人麵前。
“南運河幫派林立,什麼興武三幫、鳳中二幫、贛州幫,數以百計,盤根錯節。還有羅教白蓮教,魚龍混雜,幾百萬人的生計。動了,便是天崩地裂,不動,這條毒瘤繼續生長,雖不至死,最後也會吸掉齊國的小半條命。”
東方祝連連點頭“太上皇所言甚是,臣在臨清多年,見慣了這些閒民,漕軍、幫派、牙商相互勾結,一損俱損,一榮俱榮,這些人多為強悍無賴之徒,讓他們丟下運河掙錢生意,重新去耕田,隻怕朝廷無力約束。有蓄積的,會把財產變賣,揮霍一空。沒積蓄的,煽動鬨事,也不是什麼稀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劉堪聽東方祝說完,兀自不平,以為他是危言聳聽。
“漕運既如此棘手,父皇當初是如何廢除北運河的?”
東方祝靜靜望向太上皇。
劉招孫沉默許久,思緒飛到了遙遠的過去。
那是他在王恭廠大爆炸下幸存,帶領章東等人從京師逃往山東。
天啟三年,就是張嫣罹難的那一年,天災人禍接踵而至。
一月張春叛亂,四月鼠疫爆發,七八月間北方水旱蝗災接連不斷,最後流賊李獻忠率十萬闖賊圍攻京師。
到次年五月,王恭廠大爆炸,一切歸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