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七月二十二日,本州島全部、四國島一部,九州島一部,全部沉入海底,居住在列島上麵上萬年的倭民——邪神的後裔們——基本傷亡殆儘,有超過三百萬人在最近十日內全部死去,當然,從另一個角度說,他們的魂靈終於可以返回故鄉,重新回到伸手不見五指的深海。它們也可以繼續服侍那些全身長滿觸手,頭上身上都是黏液的邪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從這個角度上說,倭人應該對太上皇表示感謝······
~~~~
二十二日,海嘯漸漸平息,火山灰繼續向東部飄散,齊軍繼續向對馬島撤離,倭國真正成為拋棄之地。
如果說倭國還有一定的戰略價值,可以成為帝國繼續征伐的港口,現在,經過這場超級地震洪水的襲擊,各地優良港口損失殆儘,各處低地平原被海水淹沒,不要說建設海港,連駐軍糧食補給都不能做到。
這樣的倭國自然再沒有任何價值,讓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族群自生自滅才最符合大齊利益。
七月下旬,幕府軍不戰而亡,各藩大名死於江戶城中,各地幸存的大名紛紛向齊軍投降。
德川幕府在倭國的統治徹底崩潰。
七月二十五日,困於四國島、糧草斷絕、遭受火山灰襲擾、絕望無助的鄭森,在悔恨交加、擔驚受怕中,舊疾爆發,突然去世。
鄭森死後,餘部海賊頓時土崩瓦解,爭先恐後跑到九州島投降齊軍,大家都很清楚,有了這幾場災害,倭國今年冬天必然饑饉,到時候缺衣少食,幾萬人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待著,最後隻有活活餓死凍死。
當然,還有部分頑固者誓死不降,表示要與劉招孫血戰到底——雖然劉招孫現在下落不明——海賊們沒有仁義禮智信這些虛文,也不管效忠誰,隻要有錢賺就可以。
於是零星幾個主戰派被其他人殺死。
鄭森屍骨未寒,海盜們便走向內訌,接著馬不停蹄的投降大齊,投降派占有絕對優勢,所以投降進行的很順利。
鄭氏海盜投降後,同樣坐鎮四國島的左良玉,這時候終於慌了神了。
早在齊軍東征之前,老左就一直想看看風頭。
他想等幕府軍和齊軍打得兩敗俱傷時,再出來收拾殘局,這樣以來,即便最後勝不了,好歹能在戰後混個大名來做一做。
左良玉有幻想的資本,他麾下還有一萬多明軍,各人都配備有火器,他從山東逃來時,身上還帶著幾千兩金子和三十多萬兩銀子,這玩意兒在倭國都是硬通貨,所以可說是糧草不缺。
不過仗剛打起來,左良玉就意識到情況不對,首先是各藩軍隊和齊軍交手,幾乎都是一觸即潰,連精銳凶悍的薩摩軍也被劉招孫屠滅,齊軍所向披靡,從九州一路打到江戶,沒有一支軍隊能攔住他們。
左良玉想起自己原先乾過的事情,很多次都在劉招孫後麵捅刀子。想來齊軍肯定不會放過自己。
他越想越覺可怕,於是主動找來謀士商議對策,謀士深思熟慮一番後,向他建議,讓左良玉將早先擒拿的前明偽三太子當成真的,獻給齊國,投降大齊,換取活命。
這樣的計劃聽起來未免一廂情願,至少太上皇是不可能答應的。
可惜太上皇現在不知蹤跡,議事權便交給了各兵團主官和幾位內閣大臣。
到底該如何處置這些俘虜呢?
關於對俘虜的處置,大齊文武百官們議論紛紛,各人都有各人的說法。
鄧長雄與趙率教王從之等人商議後,一致決定,將鄭氏、左氏餘孽立即處死。
而張溥和盧象升則認為應當充分利用這些俘虜,將他們運回國內參與工作。
趙率教則堅持要求就地處死,謝陽出來說,沿海各處礦場已經招滿了人,而且戰艦運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運送這麼多俘虜。
鄧長雄說,撤兵行動帶上太多俘虜,隻會拖慢行軍速度,保不齊後麵還有其他事情發生。
於是眾人終於達成一致,對投降俘虜及時偵查,有過任意惡行的,就地斬殺。
這也就注定了左良玉等俘虜們的最終命運。
趁著撤退的間隙,齊軍又將九州各藩殘餘勢力清理一遍。
儘管天災人禍,還是有很多百姓逃出城鎮,躲進深山之中。
事實上,由於各藩田地被摧毀大半,加之火山地震的波及,各地糧食產量很不容樂觀,有限的糧食也被齊軍無償征收。
所以,那些大難不死躲入深山的倭民,最後注定會被活活餓死,無法熬過這個寒冷漫長的冬天。
喜歡挽明從薩爾滸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挽明從薩爾滸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