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齊廣德七年二月,廣德帝加封鄧長雄為成國公,封其子為五城兵馬司指揮使,留守南京。
二月初八日,鄧長雄率第一、第二、第三兵團共計八萬大軍,北上平叛。
四月初,平叛大軍出山海關,逼近沈陽、遼陽,與圍城叛軍在渾河對峙,雙方隔河炮擊,擺出決戰架勢。
決戰之前,鄧長雄對遼東叛軍,采取以勸降為主,殺伐為輔的策略,爭取不戰而屈人之兵。
除冥頑不靈罪大惡極之徒,對大多數叛逆,成國公表示,可網開一麵,能少殺一人則少殺一人,若及時歸降,過往罪行,皆不予追究。
此次參與遼東叛亂的勢力,主要以第八兵團為主,戰兵多為蒲剛舊部,他們不滿被裁撤,加之蒲剛在寧古塔受難,於是一些基層軍官主動串聯,推舉營官何龍州為天下討賊大元帥,共舉大事。
何龍州是蒲剛手下第一大將,這人放著廣德帝封賞的高官厚祿不要,跑來遼東扯旗造反,不得不說很有魄力。
何龍州在軍中頗有資曆,深得士卒歡心,當時恰逢長公主劉雨霏被廣德帝囚禁,謠言說公主已被皇帝處死。
叛軍及時打出“清君側,恢複舊製”的口號,群情激奮,擁立何龍州為昭德皇帝,定國號為遼,與大齊分庭抗禮。
叛軍隻用短短兩月時間,便裹挾十多萬人馬(包括七萬多破產屯戶),聲勢顯赫,震動天下。
何龍州起兵之初,聲勢浩大,遼東、山東、河北等地很多不滿廣德的退伍軍士、破產屯戶、工坊學堂職工紛紛投奔。
在何龍州的眾多幕僚中,其中就有齊初三傑之一,曆史上赫赫有名的保和殿大學士張英(字敦複,又字夢敦,號學圃,安徽桐城人,名相張廷玉之父。)
此時的張敦複不會想到,自己未來會是大齊最有權勢的首輔,更不會想到,他的兒子張廷玉將成為左右大齊朝局、堪比張居正的權臣。
何龍州造反時,張英不過隻是鐵嶺小小推官,叛軍攻占鐵嶺後,張英投降叛軍,被昭德皇帝封為右丞相。
張英感激涕零,立即給大遼皇帝出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攻打山海關,席卷燕雲,進占楚豫,攜天下英豪,直下南京;
中策登陸登萊,與白蓮教合兵一處,進占山東,與廣德帝南北對峙;
下策則是封閉遼西走廊,固守遼沈,割據遼東。
最後,何龍州選擇了下策,消耗大量兵力攻占遼沈,結果準備攻打山海關時,鄧長雄大軍已經提前出關了。
何龍州等人造反,張英給了他上中下三策,為什麼叛軍偏偏選擇下策呢?
據張英後來回憶說,叛軍將領們一致認為,之所以選擇攻打遼、沈,在於大齊曾以遼沈為都城,百官家眷少部分遷往南京,相當一部分人還留在沈遼,因此隻有拿下遼沈,便能收獲一大批人質,從而動搖大齊軍心。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不可錯失。
當然,何龍州等叛將的選擇不能說不對,隻是受限於形勢不得已而為之。
張英的策略固然高明,但實際的操作性上看,其實風險極大。
上策要何龍州攻打山海關,一鼓作氣進占中原、湖廣,將陝西山西與山東遼東的齊軍分割開來,直下南京,這是畢其功於一役的戰法,收益巨大,但風險無限。孫子兵法有雲歸師勿遏,說的就是想要阻擋敵人前路,是風險非常大的。
讓何龍州率領十幾萬偏師,去死磕數倍於己的齊軍精銳,妄圖速戰速決,無異於癡心妄想,恐怕最後被包抄的不是齊軍,而是何龍州自己;
至於中策,此時吳阿衡的海軍仍然效忠朝廷,叛軍遠在遼東,想要登陸山東,沒有幾千條戰船恐怕難以為繼,即便能搜集到足夠登陸的商船,如果要南下山東,還要挑戰登萊防線,當時駐守登萊的齊軍將領,是否願意跟隨何龍州“清君側”,是否願意恢複太上皇舊製,尚不明確;
綜上所述,雖然張英給叛軍了上中下三策,但其實何龍州等人能實施的不過是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