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資產在陸恒的價值觀看來,就是比較虛。
前世感覺有點跑偏了,憑什麼一個什麼價值都沒有的代碼圖片,能價值數百萬數千萬呢,這很難得到主流價值觀認可。
那陸恒這一世就糾正一下,將虛擬數字資產和現實物品做一個錨定。
就連陸恒自己出品的1000個小黃鴨,他都準備找個藝術家合作,創作出1000隻小黃鴨,當然了他不可能給用戶發貨,這成本多高啊。
東西就寄存在平台。
交易平台擁有現實物品作為錨定,這樣的數字資產才能上架交易平台,這樣就能控製數量,又能讓虛擬的東西具有更多真實屬性。
換句話說,將來一些畫家,他的作品變成了數字作品,也要把畫給送到陸恒這裡才行。
這麼算下來,陸恒覺得有必要學習一些大佬們,自己搞個博物館出來。
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錢,還能搞搞展覽之類的。
於是陸恒又決定先租賃一個倉庫,把東西收到自己手裡,將來在華國建好總部大樓,專門修一棟類似盧浮宮那樣的特殊建築,盛放數字資產錨定物。
不管是古董、藝術畫,都放在博物館裡麵,大家交易就直接交易數字資產了。
網上交易,東西還是你的,但你放在我這裡,我給你保管。
價值還在伴隨著每次交易不停提高。
陸恒覺得未來真把這件事做成,一些人直接用數字資產貸款都沒問題,當然了,這需要打通銀行渠道。
新規則對用戶沒什麼影響,主要是對創作者影響比較大,他們需要交保證金,還要將虛擬數字資產錨定現實的作品,這個作品還需要得到陸恒這邊的認證。
也就是將作品交到陸恒這裡。
至於需要花費多少運費,這不在陸恒的考慮之內。
當然了,現在的虛擬作品,那就不是固定1美刀了,會根據評估團隊,對作品做出評估,讓創作者以更高的價格上架,會不會有人買單,這就看作品本身的吸引力了。
甚至說需要靠作者自己的影響力。
假設一位知名畫家,他入駐平台,掛了一幅10萬美刀的畫作數字資產,首先畫作已經到了陸恒這裡保管,這才能獲得交易資格。
數字資產就是交易憑證,而憑證可以在用戶之間流轉。
畫家自帶的“粉絲”,就可以在網絡上交易,他不需要看到現實裡的畫,這幅畫就在陸恒這裡,在獲得數字憑證後,畫屬於這位用戶,如果他要提走畫作,也沒有任何問題。
隻要出示憑證,那就能拿走畫,但這個憑證也將失去交易屬性,成為用戶擁有的獨特圖片。
其實圖片是沒有任何價值的,陸恒也已經想到了,將來交易平台排名高的一些虛擬數字資產,將在全網流傳,畢竟截個圖非常簡單。
理論上來說任何人都能使用彆人擁有的數字資產,隻不過彆人發的是盜版,真正的正版在echat不管是發給彆人的消息,還是發朋友圈,都能得到平台的認證。
假的作品自然一眼能看出來,比如長按就顯示正品標記,這是程序實現的東西,盜版壓根不可能。
整套體係在陸恒和劉欣晴的討論下組建完善,後來張鳴、王穹、李盈、泰德、勞倫也一起參與會議,確定最終方案。
所有人都對陸恒的天馬行空商業想法佩服不已。
事實證明陸恒這套商業模式是完全沒問題的,交易平台靠著交易傭金5盈利,甚至還能收取保管費,再收個5也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