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停電了張宏城還能打電話的問題。他的招待所還沒裝電話,他都是去黑省招待所打的,那家招待所區域沒停電的。)
東北的榛蘑在七月份進入正式收獲期。
在兵團某部的郵政局門口,幾個郵政局的頭頭正看著眼前的大包小包頭疼欲裂。
而遠在千裡之外的花城,好幾張報紙都不約而同的聊起了一樣東北的特產。
榛蘑。
記者們對這個市麵上稀缺的食材兼藥材產生了極大的好奇。
各大醫院的醫生都是他們的采訪對象。
對於推廣健康飲食這一塊,醫生們還是很主動的,紛紛侃侃而談。
畢竟他們醫學界難得能有這樣的機會占據本地新聞媒體視野的機會。
榛蘑的熱度再熱了三分。
但張宏城除了和少數企業互相交互一些物資外,依然不對外公開出售。
根據塗紅兵打聽回來的消息,他換給其他單位的那些榛蘑有部分已經流入民間,而民間之間互相交換榛蘑的價格高得嚇人。
一兩榛蘑換五個雞蛋!
這個價格要是回東北說給人聽,隻會被人直接吐一臉。
你臉呢?
說什麼天方夜譚?
張宏城手裡握著那麼多乾榛蘑不放出來,並不隻是因為他們招待所還沒有在花城銷售物資的權利,他更多的是嫌棄現在榛蘑的價格還不夠高。
他讓胖子從後世弄了二十多篇關於榛蘑的各種高質量軟文,以不同的筆名寄給花城的各大報社的衛生健康欄目。
接著張宏城又開始了另外一番騷操作。
榛蘑這東西在東北七八月份很常見,但在張宏城的軟文裡,故意模糊了榛蘑的生長時期和環境。
讓所有看過文章的人都會下意識的認為,榛蘑在東北生長的環境很苛刻,而且隻有七月份一個采摘季節。
就算是在東北過了九月,榛蘑這東西也會消失不見(各家倉庫和地窖裡存的被刻意沒提)。
在資訊傳播受到區域和距離限製的年代,絕大部分花城人想要搞清榛蘑這東西在東北的普及性,幾乎是不太可能的。
在張宏城這個後世來客眼中,信息差所造成的商機是可遇而不可得。
暗中推波助瀾是他的拿手好戲。
張宏城與某些單位交換過一小批榛蘑,隨即對外宣稱手裡的榛蘑已經沒了。
不過仗義厚道的小張所長還是應大家的需求,正在找關係把戰友新采摘的運過來。
幾個來自東北的偌大郵包,證明了小張所長的話。
可這點榛蘑夠誰分的?
幾個單位一起用力,給張宏城解決了“一點”運輸問題。
尤其是各大報紙健康欄目裡的來稿文章又興起了一個似是而非的說法——乾榛蘑存上半年在冬天裡泡開熬湯,最是滋補和美味。
聽著很玄奇,但是人們都不約而同的信了。
因為就連老中醫也對這種說法無法否認(因為很多食材兼藥材都有這個特性)。
有聰明人掐指一算。
如今是七月,把榛蘑搞到手存上半年,咦,剛好過年可以吃!
無論是請客還是養生,都正當其時。
花城是一座帶有海洋氣息的城市,哪怕是在七十年代,人們的商業意識也遠比旁的城市要高得多。
物以稀為貴的道理,花城人比誰都懂。
加上人們一直私下保留的煲湯習俗,讓榛蘑這種在花城很罕見的物品越發洛陽紙貴起來。
張宏城第二把火偷偷燒向了花城幾個福利待遇最好的單位。
提倡人們生活簡樸節約是一回事,但放到不太對付的單位之間卻又是另外一回事。
單位內部必須和和氣氣,但單位和單位之間卻完全不同,尤其是同行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