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會這東西在七十年代隻是一個民間概念。
各大院校高高在上。
正經大學誰家會設置校友會這麼lo的機構?
直到後世各大院校出於各種實際考慮,這才不得不扭扭捏捏的設置了這個機構,然後暗中叫了一聲“真香”!
一九七八年的民大是什麼樣的大學?
有時候調子比水木和燕大都要高。
校友會不校友會的,你們畢業生自己玩玩就好了。
所以誰也不會料到民大會開全國之先河,正式成立校友會這個機構。
好在人家的理由都是現成的。
恰逢複校大典,應廣大畢業生的請求,為了方便畢業生之間互相聯係,好幫扶生活困難的畢業生家庭,鼓勵優秀畢業生資助貧困在校生的初衷……。
反正理由長達七百多字,四十多條。
最後學校勉為其難,應優秀熱心在校生反複申請,特設立此福利性辦公室,並派出幾位退休老師予以指導。
隨後,學校欽點了幾位優秀畢業生出任名譽會長。
這些師兄師姐都欣然應邀,而且沒一個人的級彆是低於副省的。
張宏城拿著幾份新鮮出爐的校友會會員證書,代表校友會的介紹信親自給人送上了門。
某印刷廠的廠長看到證書時感慨萬千,接著老師兄又看清楚了校友證書上印刷著的幾個名譽會長和理事的名單。
“幾百本書而已,哪裡用得上母校提前付款?先記賬!”
“小張師弟放心,我會安排我們廠最好的排版師傅,最好的紙和墨,五天之後,我讓人給你送學校去。”
老師兄果然言而有信,僅僅過去四天,四百本厚厚的資料書就被送到了民大。
《民大高考總複習叢書》。
手裡有了實物,張宏城又開始了下一步操作。
至於自家的漂亮媳婦,天天和也放假了的小姑子張玉敏四處逛街。
最高廣播電台大樓外。
一位氣質長相俱佳的中年婦人正在看手表。
她在等人。
中年婦人叫劉萍。
作為最高廣播電台的編導之一,能讓她親自在樓下等的人可見很不一般。
她在等候的是民大的教導主任解明堂,也是當年她在民大讀書時的恩師。
劉萍等了大約十分鐘,遠遠的看到一個年輕人騎著單車奔了過來。
解老師抱著個手提包,正坐在年輕人的單車後麵。
雙方一碰麵,劉萍就開始打趣自己老師。
“我的好老師,看來您真是老了,怎麼連車都不會騎了?”
又指著帥氣的騎車小夥問。
“這是您自己家的?還是咱們學校的?”
“你師弟,大一的張宏城,以後啊,這件事都由他和你聯係。”
“才大一啊,”劉萍笑著打量了一番這個師弟,“有對象了沒?我們電台可有不少姑娘哭著喊著要談個咱們民大的呢!”
“彆亂扯鴛鴦譜,人家有媳婦,也是你一大的師妹。”
“可惜了喲。”
張宏城老老實實的跟在解主任的身後,聽著這對師徒一通閒扯著走進了戒備森嚴的最高廣播電台。
他們這次來的目的是盯上了最高廣播電台新增的一個欄目。
隨著七七、七八兩屆高考的連軸舉辦,最高廣播電台也相應上頭的號召騰出了夜裡十一點到十二點的“垃圾”時段,正在籌備一款與高考掛鉤的自學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