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張楚都沒有前往國子監。
民學院子有李泰,秦懷道,尉遲寶林和房遺愛他們四個人布置,再加上春雨時不時就會來這裡轉一轉,提一提建議,壓根就用不著張楚了。
這樣簡單的事情,張楚更也懶得再這上麵費神,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吳娘,葡萄乾,芝麻,杏仁········都曬好了嗎?”
張楚擼著袖子用力的揣著麵團。
府裡的十朵花,也都各自忙碌著,不亦樂乎。
之前她們在吳娘的帶領下,於城中為民學詩會正名,效果是不錯的。
起碼全城百姓都知道了,民學詩會是先於儒學詩會之前,百姓們也都知道了民學詩會的舉辦。
雖說,引起的波瀾大多都是百姓們對於民學詩會的歎息,可總也比全城百姓隻知道儒學詩會要來的好很多。
不過昨日,張楚叫停了她們的宣傳。
中秋要到了,沒有月餅怎麼能行。
中秋節,在大唐是很重要的節日,這一天大小官員都會休沐,可見朝廷方麵對中秋節的重視。
並且,普通百姓也都會儘可能的趕回家中,與家人團聚,欣賞明月,探訪好友,以解思念之情。
自然,上至達官貴人,下到平民百姓,飯桌上都少不了‘月餅’這一道美食。
不過,現在大唐的月餅雖然叫月餅,但樣式和後世所熟知的樣子並不一樣。
大唐的月餅,貴人們差不多都是有餡的大餅,而普通百姓則是些麵餅上麵撒上些芝麻穀子什麼的胡麻餅。
其實和平常吃的大餅差不了多少。
但,隻要是圓形的餅,在這一天,統稱為月餅。
作為有追求的有誌少年,張楚自然不想著如此入鄉隨俗。
說實話,後世的月餅,年輕人沒有多少人喜歡吃了,但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頂好的美食。
張楚還清晰的記得,奶奶那一輩,不,都不用奶奶,父母那一輩小時候,每當過中秋節時的歡喜和期盼。
晚上吃過飯後,普通人家就是共分一個月餅。
沒辦法,窮,是那一代人的共同特征。
再加上那一代人的兄弟姐妹比較多,四五個人,甚至於七八個人分一塊月餅,每個人幾乎隻能分到一小塊一小塊。
如果張大嘴,一口就能旋完。
但即便如此,這就足夠讓孩子們歡喜了。
他們小心翼翼的,一小口一小口,用手指頭掰著碎渣,放在嘴裡品味,他們絕對這是最好吃的東西,除了過年時的餃子,當屬八月十五的月餅最可口,記憶最深。
張楚原本對於月餅也沒有什麼感覺,但來了大唐,不知道為何,張楚覺得自己必須做出來記憶中的老月餅。
不知道為何,他很想吃。
雖說大唐沒有後世那種豐富的原料,但,大唐的替代物也不算少。
冰糖可以用石蜜,西域帶來的上等葡萄乾似乎比後世的還要好吃,芝麻大唐也有,穀子大唐也不缺,大唐的杏仁又大又好······
就連油,張楚都是用的最好的麻油。
整個秦川府,在張楚的帶領下,都進入了風風火火的複刻老月餅的大事中。
吳娘帶著七花八花小心托著一個個竹子編製的托盤。
托盤上則是洗乾淨又曬乾的各種配料。
張楚把它們混合著倒進了一個大盆裡,整個廚房,熱火朝天。
一直到了晚上,第一個月餅才從窯裡烘烤完成了。
吳娘她們瞪大了眼珠子,盯著和一個手掌差不多大,但圓圓的比月亮還要好看,而且邊邊上還都有花紋裝飾,正中間更是印著一個‘福’字。
而且,月餅散發出來的香味,讓她們嘴巴裡全都是分泌的甜味,舌下生津。
張楚取來了刀子。
坐在院子裡的石桌前,六刀,十二塊。
“嘗嘗吧。”
“剛出來的月餅,才是好吃。”
“等涼了,雖然也不難吃,但多少沒有現在的香味濃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