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裡的人約好了時間,浩浩蕩蕩地挑著自己的糧食就往縣衙趕。
李牧川也跟著隊伍一起去了。
不過他不是去交糧稅的,他是去交戶賦和人頭稅的1。
他們家沒分家,戶賦隻用交一份,每戶每年兩百文錢。
人頭稅七到十四歲的每人每年二十文,十五歲以上的每人每年一算,也就是一百二十文錢。
家裡有奴婢的每人每年兩算,主人必須要交這個錢。
李牧川隻是有資格買人,可是這人頭稅是少不了的。
除了這些之外,家裡的工坊全部在沈星落名下,他的人頭稅要按照商戶的交,也就是每年兩算。
他娘頂多也就算是個加工自家農產品出來售賣,還算不上商戶,也就按照正常的一算來交。
村長跟在大部隊後麵,看著大家夥不要缺了誰,李牧川跟村長一塊兒站在隊伍末尾。
衙門裡麵的人看到這麼多人都已經排著隊在門口等這裡,手忙腳亂地開始找出冊子登記稱重收糧。
“桃李村?你們今年怎麼這麼快就過來了?”有衙役問在前麵排著隊的人。
“官爺有所不知,我們村今年有了一些新奇農具,給稻穀脫粒、脫殼、篩殼的工具都有,處理起糧食來是又快又省力,好用得很呢。”
問到這個話題他可就精神了,仿佛有著說不完的話一般,嗒嗒嗒嗒嗒地就把村裡的幾台機器講了一遍。
那衙役一聽,明顯不信。
真能有那麼神奇?
不過眼前的景象又讓他不得不相信,畢竟他們村子確實比以往收稅糧的時間要早上許久。
小衙役點點頭,沒多說什麼,隻是讓人叫了師爺,跟他說了這件事。
師爺聽完也有些不相信,火急火燎地趕來前麵看了一眼,這才又急匆匆地回去把這件事告訴了鄭縣令。
鄭縣令到的時候隊伍剛好排到村長前麵,看到大家都交好了稅,可以回家該上工的上工,該翻地的翻地的時候,鄭縣令叫住了他。
“你們村今年收糧這麼快?聽說是你們得了什麼奇珍異寶?”鄭縣令重複著底下的人彙報上來的說辭,說出來自己都覺得好笑。
村長愣了愣,他哪裡來的什麼奇珍異寶,他連個裡長都沒混上,他從哪裡來的奇珍異寶?
想著反正是和糧食有關,便跟鄭縣令行了一禮,“回縣令大人,這這奇珍異寶確實是沒有的,若是想問我們村子裡的糧食怎麼處理得這麼快小的還是知曉一二的。”
鄭縣令一噎,“那你還不快說!”
“嗨,也沒啥,就是我們村有個小子做出來了幾台方便快捷的機器,那效率”村長還沉浸在那些機器給他們帶來的便捷的喜悅當中。
鄭縣令嫌棄地深呼吸一口,“那效率怎麼了呢?你倒是說呀。”
真是急死個人。
村長訕訕地笑了笑,看見不遠處交完稅準備去找沈星落的李牧川,便把人叫住。
“哎,三小子,你過來跟縣令說說你做的那些東西。”
他隻知道那些東西都很好用,問他還不如問做那些東西的本人。
“縣令大人”
李牧川可以見官不跪,便隻微微行了一禮。
他今天來鎮上除了繳稅之外,還帶來了脫穀機、土礱和穀風車的圖紙,剛剛交完錢習慣性地就準備離開。
現在看到縣令倒是想了起來。
“這是脫粒機、脫殼機和篩殼機器的圖紙”,他從一開始就沒想過要用這東西盈利,他自己覺得現在已經掙得不少了,沒必要在農具上再掙老百姓的錢了。
還是那句話。
星垂牧野不薅窮苦人家。
“你,你願意上交圖紙?”鄭縣令沒想到他居然會這麼大方。
李牧川點點頭,神色認真。
要是能為這個時代帶來一些什麼,也算他這一趟沒有白來。
“好,好樣的”鄭縣令仔細看了看圖紙上麵的標注,如果李牧川沒有作假的話,那這將對農事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人們也不用再花大量的時間在脫穀上麵了。
“你想要什麼獎勵,提出來,本官都儘量滿足你。”鄭縣令心情大好,人也爽快了起來。
李牧川卻搖搖頭,“小的什麼也不要,隻是”他拿出來另外一張圖紙,攤開給鄭縣令看,“這個叫水力翻車,有了這個以後春耕秋種的時候就不用操心澆水的問題了。”
隻是這東西造價高,做起來也麻煩,做個小小的他倒是能做,但是他想的是做一個大的出來,連接田地之間的溝渠之後一個村裡有一個大的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