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醜歲,送行摯友,歸途逢鷹捉雁,其一喪於鷹口,生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吾等感其情,葬於友墓之鄰,壘石為記,號曰【雁丘】。亦有【雁丘詞】追思摯友。
現場鴉雀無聲,李雲挽起袖口,早有一個有眼色的大和學生捧起硯台,借機站在李雲身側。
再次沾墨,筆尖略一懸停,似乎在思索。不過片刻便落筆生花。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彆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有語
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蕭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詞畢墨儘,將筆擲於一旁,從懷裡掏出印章,加蓋於落款之處。
眾人不語,首都大學的老師與大和國的老師們全都站在一起,細細品讀李雲的作品。
他們是知道金闖與蘇玉婷的故事的,心裡雖有惋惜,但更多的是敬佩。也曾想過將他們的事情寫下來。
但千言萬語在胸,提筆卻無可訴說,情感豐富,卻文字蒼白。
如今,李雲一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生死相許?”
如同一塊天外隕石直擊眾人心口,千言萬語,隻一句便可直抒胸懷。
大和國的人不了解這首詞的前因後果,但單憑文學功底,就已經判斷出這首詞也是詞壇的頂尖之作。
甚至有些老師,已經想著把這麼美的詞用在一對戀人生死相隨的場景中,一定會讓大和國那些文藝青年哭成淚人。
他們在這裡陶醉,卻有兩個人眼睛盯著作品,手裡卻不閒著。一個是為李雲端墨的學生。
見李雲擲筆,硯中墨空,心裡一喜,眼睛舍不得離開這幅曠世之作,心裡舍不得李雲用過的筆硯。
作品自己不用想了,但近在眼前的筆和硯自己卻可以趁機順走。說不定自己也能沾一沾李雲的文氣。
趁著眾人還盯著作品,這個家夥就將毛筆塞和硯台一股腦地塞進書包裡。也不管殘餘的墨跡汙了包裡的書本。
另一個人,則是暗中帶隊的年輕人之一,李雲的表現,大大出乎了他的預料。後續準備的計劃他準備提前實行。
於是,強忍著安靜欣賞一會的衝動,用手機將整首詞拍了下來。然後,通過信息發送給大使館的工作人員。
要求他,馬上找一個親大和的華夏文人,用加入大和國國籍的代價讓他馬上仿寫一份,並且馬上進行版權注冊。
……
會議現場,大和國的人由於不知道這闕詞背後的故事,最先從沉醉中醒了過來。一名年紀相對較大的大和國老師,摘下眼鏡,輕輕地拭了拭眼睛。
然後深吸一口氣,不顧場合緩緩地鼓起掌來,單一的掌聲在寂靜的房間內響起,不過片刻,整個會場都響起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