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也沒有辦法。
這種事情,隻能出銀子了。
“林飛存,你來說說。”見沒人說,嘉成帝隻能點名。
“陛下前日已經派了常巡道和章禦史南下賑災,隻是水災可振,可旱災卻難,老天不下雨,非人力所能為。”戶部侍郎林飛存硬著頭皮說,“若是……若是能想辦法將南方的水調入西北就好了。不知工部可有辦法。”
工部尚書趙京刻心中罵人,站出來說道“莫說現在沒有,便是有,如此大的工程也非一時能夠完成。遠水解不了近火,眼下重要的是先把災情控製住!”
嘉成帝說“不過林飛存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你們工部是應該回去好好想想怎麼改善這個問題,賑災總不如直接防患於未然。”
“是。”趙京刻隻能硬著頭皮應下。
“陛下,臣願帶頭捐賑災銀兩,以解燃眉之急。”劉太師說道。
“不錯,宮中也會削減開支,省出銀錢以做賑災。”嘉成帝點點頭,“除此之外,還有什麼辦法沒有?”
劉太師忽然說“沈大人一向機敏,不知沈大人可有好辦法?”
蘇錦時對著手機大罵劉太師,“這個老狐狸,是想坑沈拾琅啊!”
“對了,沈拾琅。”嘉成帝也叫道。
“臣在。”沈拾琅出列。
“劉太師說的不錯,你主意向來多,你來說說。”嘉成帝也挺期待,不知道沈拾琅會說出什麼來。
此時,一眾朝臣皆等著看沈拾琅的好戲。
他們也是看沈拾琅不順眼極了。
“陛下和諸位大人已經給出了極好的辦法,如長遠所說,需要工部的諸位大人設計出能夠將南邊過多的水引流到西北乾旱之地的辦法,以一勞永逸。”沈拾琅緩緩道,“從近處看,現在需要先解決西北乾旱和兩江水患的燃眉之急。此燃眉之急,除了派人和錢財賑災,並無彆的更加有效的辦法。”
“最好的辦法,陛下都已經給出了。”沈拾琅躬身道,“臣實在是沒有什麼可補充的。”
嘉成帝有些自得。
是啊,他都給出了最好的辦法,還有什麼好補充的。
如果還有人能提出更好的辦法還得了?
不顯得他這個當皇帝的無能?
“嗬!”有道陰陽怪氣的聲音傳過來,“沈大人可真是會取巧。不論主意是否好,言之有物才當得起你如今的官職。否則陛下提拔你上來,是讓你吃乾飯的嗎?”
沈拾琅轉頭,見說話的人,是都察院左僉都禦史鄭文郎。
說起來,還算是沈拾琅的前同事。
隻不過沈拾琅被封為禦史後,還從未去都察院上值過,便直接去了西北軍,因此並未真正共過事。
這幫子禦史,早就看沈拾琅不順眼了。
從沈拾琅中了探花之後就對同科不再搭理,他們便覺沈拾琅是個勢利小人。
再到如今為了自己的前途,竟然對魏兆先下手。
簡直是忘恩負義,寡廉鮮恥。
反正禦史隻要不犯原則性錯誤,便是嘉成帝這種狗皇帝也不能對禦史怎麼樣。
現在滿朝唯一敢公開因為魏兆先的事情對沈拾琅表現出不滿的,就隻有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