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東,鴨綠江入海口的南端,離朝鮮本土鐵山半島僅八裡之遙的地方,有一個小島,名曰椵島。
椵島,是原來的名字,現在它叫皮島,也是明朝的東江鎮。
椵島之所以現在叫皮島,完全是因為一個人,鎮守東江鎮的平遼總兵官,毛文龍。他因自己姓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故將椵島改名成了皮島。
毛文龍何許人也?說給一個島改名就改名了?難道他是皇上嗎?他不是皇上,但也是皇上。
他是皮島的土皇上。
毛文龍,祖籍山西太平,因為他的父親去杭州做生意時,在杭州生了他,所以就落籍在了杭州府仁和縣。
雖然毛文龍生在杭州,但卻毫無南人的秀外慧中。他閱曆江湖,不喜讀書,誌大才疏,卻又愛高談闊論,也正是由於他的這個性格,在投奔了叔父毛得春後,世襲其職充百戶,開始了軍中生涯。
天啟元年,毛文龍已是巡撫王化貞手下的練兵遊擊了。這一年,因為他成功策反了後金鎮江守將陳良策,並一舉拿下了鎮江,而被提升為副總兵,累加左都督。
毛文龍在遼東的成績,迅速就傳到了朝廷。毛文龍持孤劍穿賊中,使今有三文龍,奴可擄,遼可複。
反正,朝廷上對他儘是一片讚譽。
天啟三年,毛文龍攻打遼東要地金州,連戰連捷,名聲大噪,當時的天啟帝一高興,便賜給了他一把尚方寶劍。這把尚方寶劍,至今還被他供在皮島的平遼總兵府上。
袁崇煥遼東赴任前,以劉鴻訓為首的閣部大臣,曾建議皇上賜袁崇煥尚方寶劍的同時,收回彆人手中的尚方寶劍,以免事權不一。崇禎帝也同意了,可是為什麼毛文龍手中還是有一把尚方寶劍?
崇禎帝忘了。
他真忘了嗎?不是,是假忘了。真實的原因是,崇禎帝不敢收回毛文龍手中的尚方寶劍。
皮島,雖然是一個小島,孤懸海外,但他的戰略位置卻非常重要,隻要毛文龍想乾,他隨時都可以給皇太極來個突然襲擊。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可就是這個毛文龍,因為占據了有利的地理優勢,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代人的臥榻之側,睡得十分香甜。
這麼一個人,崇禎帝敢收回他的尚方寶劍嗎?如果毛文龍在,還能從後方牽製一下皇太極,一旦毛文龍不開心了,投靠了皇太極,從戰略上,那可是對遼東的重大損失。
崇禎帝心想,反正這尚方寶劍也不是我賞賜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算了。
當皇上的怎能如此含糊?所謂,不聾不啞不當家,不含糊又能怎麼樣?自古君強則臣弱,臣強則主危,在遼東誰依靠誰,還真說不清楚。
毛文龍的喜好高談闊論,跟袁崇煥平台召對的五年平遼,有時想想,還真有點異曲同工之妙。
天啟三年,毛文龍上書兵部“得餉百萬,明年可以滅奴”。天啟五年,毛文龍再次上書“兩年之間,有不平遼滅奴,複三韓之舊業,甘治欺君誑上之罪。”
毛文龍為什麼這麼說?很簡單,喊喊口號,表表忠心,要糧要餉。虧著他當時誇口的對象是天啟帝,可能天啟帝,打打家具一高興,就把他的口號給忘了,否則,兌現不了,還真能治他個欺君之罪。
管朝廷要糧要餉?這不是笑話嗎?朝廷有什麼錢?
毛文龍又不傻,他當然知道朝廷沒錢,但是不能因為朝廷沒錢,就不要錢。這戰略地位這麼重要,每天人吃馬喂的,就算朝廷再沒錢,多少也能給點吧?
但,靠著朝廷的那點錢,怎麼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