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望聞問切,卻難斷天下之事_山水行記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山水行記 > 第235章 望聞問切,卻難斷天下之事

第235章 望聞問切,卻難斷天下之事(1 / 2)

崇禎帝是九五之尊,隻要他不出宮,沒有人敢害他,彆說被人下蠱了,就是有一點頭疼腦熱,整個紫禁城上下都得折騰個溜夠。

那為何尚炯從太醫院回來之後,說周皇後給太醫院下了一道密令,崇禎帝被人下了蠱,要找破解之法?

密令?

後宮不能乾政,彆說密令了,就是想見一見外臣,都是難事。

就算是小皇帝繼位,皇太後乾政,那也得是垂簾聽政,想看臉,門都沒有。所以人傳萬曆帝的生母李太後和張居正關係曖昧,那也隻不過是街頭巷尾的民間野聞而已,經不得推敲。

洪武三年,太祖皇帝朱元璋曾規定,皇後之尊,止得治宮中嬪婦之事,即宮門之外,毫發事不得預焉。

可是,後宮的女人總得生病吧?這一生病,不就有機會見外臣了嗎?況且,此時節周皇後正在孕期,見一見太醫院的首席太醫張景嶽,不是再正常不過了嗎?

想多了。

一般太醫給後宮女人診脈,有兩種方式,最常見的一種是,懸絲診脈。懸絲診脈,顧名思義,就是拿絲線綁在後宮女人的手腕處,通過絲線來傳遞脈搏的跳動,進行診脈。

這種方式,當年明成祖朱棣就曾讓太醫用過。

但是,準不準呢?

你說呢?

隻要不傻都知道,能準都見了鬼了!

彆說偶爾有個風,就算沒有風,脈搏的跳動想通過絲線傳播,也絕無可能。又不是真空,就算脈搏跳動足夠強,那也會隨著距離衰減。用一根絲線診脈,做做樣子罷了。

除了懸絲診脈,太醫給後宮女人看病的另一種方式是,拿塊手帕蓋在後宮女人的腕處,隔著手帕診脈。這種方式,雖然也不是很準,但至少比懸絲診脈靠點譜。

望聞問切,切是診脈和按壓腹部。按壓腹部就彆想了,男女授受不親,診脈又是走個形式,這望聞問切,就隻剩下了望聞問。

望是要觀察病人的麵色、表情、舌苔。皇上生病,除非病入膏肓,平時看病,你想讓皇上伸舌頭,還直視,不治你個大不敬罪就不錯了!

給皇上看病,太醫都得這樣謹小慎微,更彆說給後宮女人看病了。看臉?看舌苔?想都彆想!這又讓後宮女人伸舌頭,又直視的,再生了情可不得了!這望聞問,又去了一樣,隻剩下聞和問了。

聞是聽病人的聲音、咳嗽、喘息。如果後宮女人患的病不咳嗽,且她又不想主動說話,懸絲診脈離得又遠,無法聽得到喘息之聲,那聞和問,就又去了一樣,隻剩下問了。

沒錯,太醫院的太醫們給後宮女人看病,完全靠問。聊天,還不能直接跟後宮女人聊,隻能跟太監聊。

治病靠聊天,純純的談話治療,簡稱話療。

後宮有資格讓太醫看病的女人,太後、皇後、妃嬪。宮女可沒有資格,如果她們生了病,有辦法的自己想辦法,沒辦法的,那麼就隻能自生自滅了。

太醫院每次派太醫給皇室看病,至少都要派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太醫,並且全程由太監陪同。

診脈,為了怕被說成不認真,隻要身邊的太監不喊停,太醫們會一直不釋。診完脈後,每名太醫會根據個人看病的情況,寫出一套脈案,然後再相互討論,各自發表意見。

太醫們各自發表完意見,會形成一套治病的方案。為了表示謹慎,他們至少要費上一個時辰,並不停地研判用藥,最終才會開出一張不溫不火的藥方。

開完了藥方,要先交給太醫院首席太醫把關,無疑異後,再由太監轉呈皇上。皇上看過後,會召來負責看管宮中珍藏藥書的太監,把開出的藥方,與宮中珍藏的藥書進行比對,沒有藥理衝突後,方子才會被送到太醫院。

太醫院的每一味藥,都放在用紅紙標注的瓷壇子裡,在配藥時,太醫們總是看三遍以上,才會從瓷壇子中把藥取出,放在秤上稱重。秤完後的藥,會用紅紙包成小包,在上邊寫上藥名。

太醫院熬藥用的罐子是銀製的,太醫們熬藥時,要把抓取的藥煮沸三次,晾涼三次,如此之後才會用濾網把藥湯濾出、裝起,跟隨太監把藥送進宮中。

到了宮中,這藥會被太監倒在杯裡,先由陪同太監進宮的太醫一飲而儘,待沒有不良反應後,再由病人服用。



最新小说: 陳情令之妹妹嫁到 我祁同偉開局搞黑科技,破局重生 震驚!重生後,孤的太子妃要改嫁 鄉村悠閒,我靠捕魚發了家 西遊三界:兄弟都是用來坑的 七道城隍府君 從聯姻開始成仙 黑芒科技之途 穿越後,我被新帝瞄上了 奇門陽宅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