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帳之上,穹夜之下,一道白氣長虹貫穿了整個天空。
一卷虛幻的竹書在天際邊緣鋪展而開。
王帳附近百裡之內,近乎上萬金國旌旗飛揚飄舞。
金王麾下,百萬王師皆是仰頭望天。
竹書之上,此刻升起白光點點,垂落下縷縷氤氳之氣,落在跪倒在王帳之前的趙元體內。
隨此祥瑞之氣落在趙元的身上,他的體內外傷勢竟是飛快地好轉起來。
須臾之間,本無力已久的心臟也在染上了一層金色之後,開始重新變得有力跳動。
在趙元的耳中,正不斷發出劇烈的砰砰聲。
隻不過,那鐵索在他體內太久,似乎已經凝結在了筋骨之上,無法脫落。
但趙元已經是習慣了體內的冰冷和痛苦。
大風,開始於長空之上卷席。
在金王不可置信的眼神之中,隨著趙元其身。
千百聲“哢嚓”聲在眾人耳內響起。
隨之,傳來的便是一聲金國士兵的驚呼:“王旗倒了……”
金王見狀,也知情況不對,連連向後撤去。
諸多金兵,也紛紛圍上前來為王上護駕。
趙元感受著體內的變化,本枯竭的丹田經絡也在這灌入體內的白虹滋潤之下,開始重新變得活躍起來。
“浩然正氣……”
趙元口中沉沉念著,心思渾沌,也不知腦裡在想些什麼。
本以為此生命定於此,當為金國帳下之鬼。
但沒想到,此時竟是橫生變故,天上的那卷竹書於冥冥間,和其體內心臟開始相互共鳴。
趙元嘴唇微動:“天地有正氣……”
就在他誦念出第一句話的同時,天上那卷竹書卻也同時於其上出現了這句話。
隨之而來的,便是胸腔內的心臟猛烈跳動。
本沉寂許久的浩然正氣瞬時遍布趙元全身上下經絡之內,金色的浩然正氣也被此白虹浸染,化作了白金之色。
隨著趙元一句又一句地將此詩言誦念而出,其周身白金之色也變得更甚。
金王一言不發,揮了揮手轉身疾馳而去。
周遭軍士不由分說地便舉起手中長戈朝著趙元揮去。
卻未料想,天上祥瑞之氣頓時化作殺伐力量,震散了刺向趙元的攻擊。
幾個金兵頓時被嚇了一跳,以為天神憤怒,降下懲罰,不由連連跪倒在地。
“廢物,你去。”見此狀,一旁的金國軍官揮刀斬落一個金兵頭顱,隨即從腰間拔出刀來,命令另一位士兵斬向趙元脖頸。
正值此時,隨著趙元念誦完最後一句。
天空之上的竹書也開始收起。
其合上之後,竟是化作了一柄古樸無奇的長劍,從天落下。
恰巧洞穿了這金國士兵的心口,劍柄落於趙元手心。
此金國士兵見心口之處穿出一道銳利的劍鋒,不由亡魂大冒。
周圍的金國士兵見狀,皆是四散奔逃而開。
如此異變,還有利劍天降,亦非他們所能夠想象到的事情。
隨著一個軍官呼喊:“快去請巫師大人。”
片刻之間,他們便如鳥獸般奔逃四散。
待回過神來,周圍軍士已散,隻留趙元身周的金國士兵和那軍官在此。
二人如被趙元身周浩然正氣所懾服,甚至於無法動彈。
那金國士兵雖說被浩氣之劍洞穿了身子,但卻是毫發無損。
他見趙元已然站起了身子,手中正握著那柄天降之劍。
他頓時收斂了一切心思,反而是轉過身自去,一劍斬落那金國軍官的頭顱,恭恭敬敬地朝趙元鞠躬行禮:
“趙先生剛烈,命不該絕於此,今日天降祥瑞,便證明我大蔡江山不絕,還請先生受我一拜……”
趙元隻是搖了搖頭:“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我也隻是求仁得仁罷了。”
他看向這金國士兵,頗有些好奇道:“見你說話如此,你是漢人?”
那金國士兵猶豫了一番,搖了搖頭:“我母親是被金人從大蔡邊境掠來的奴隸,我的父親是金國將軍思巴爾。”
“我父親對我極為不喜,而我的母親出身於一書香門第,家中出過舉人,對我的教育幾乎都是和大蔡人無異。”
說到此處,他丟下了頭上的鐵盔,露出一副隻有十五六歲的容貌,神色黯淡道:
“母親死後,我也隻能投身父親麾下的軍隊。”
趙元頓時明悟,怪不得這少年能有這般心性。
其之所以在金人軍中,看來也是迫不得已。
這少年隨即瞳孔之內閃過點點星光,問向趙元:“趙先生,我母親素來言道,你是大蔡的救星,天降的聖人。”
趙元看著手中古樸的長劍,聞言歎出一口氣來:“令母過獎了。”
“父母就戮,妻女受辱,山河破碎,君王蒙羞,這一切的緣由皆是來自於我。”
“我卻又如何能被令母稱得上一句聖人?”
少年聞言,連忙擺起頭顱道:“先生何必自責。”
“大蔡天子窮兵黷武,而方外諸國雖說環境苦寒,卻又年年練兵,對大蔡勢在必得。”
“加上近些年來,諸國招攬的巫師越發多起來後,大蔡卻又如何能夠抵擋得住?”
“若是真論起來,還是先生出山之後,以萬千鐵騎幫助大蔡延續了數年國祚。”
趙元不語搖頭。
他知曉真實的情況確實是如此。
當初在他一招之間便斬殺了唐卡之後。
諸多方外之國的巫師也都懾於趙元實力,以及萬千鐵騎神威,不敢侵犯。
但這些年間,方外諸國也並非在引頸受戮。
而是不斷練兵,並且招攬巫師。
最終,在金王有了巫師“均鹿”之助後,在三年之間便將方外十多個國家,以及諸多部族全部統一。
並在均鹿的強橫實力之下,俘獲了蔡帝和趙元。
此後,金王以大蔡天子和許皇後所誕下的幼子為傀儡,在殺死了蔡帝後,便扶植其為新帝。
其不過六歲,在什麼都不懂的情況下,便被金人的官員不斷洗腦,徹底成為了傀儡蔡帝。
但大蔡民眾不是傻子。
這些年來,雖說大蔡明麵上還是大蔡,但民間卻是起義不斷。
意在光複蔡室,還以大蔡江山。
雖說每次的結果,皆是被金人軍隊血腥鎮壓。
但起義依舊不斷,這也讓金王頭疼無比。
由於文化的衝突,金王雖說有著能夠一統大蔡江山的實力。
但他知曉。
憑借大蔡如此廣闊的天下,以及傳承了千年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