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阿難墮魔,磁場轉動4k)
靜玄所在的這方世界,或許並非和謝缺所在的世界位於同一片天地之下。
其中的勢力名稱,都是他未曾聽說過的。
就連佛門,也並無禪宗秘宗之說。
更無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一說。
彼時的佛教,靜玄腦中並無謝缺後世所聽聞的金剛手菩薩、虛空藏菩薩一流。
有的,隻是釋迦如來。
“釋迦如來……”謝缺心中揣測著。
至現在,他已然聽聞過的如來佛已經有三尊了。
分彆是靜玄記憶中的釋迦如來,以及白骨僧人口中所言的多寶如來,還有現在佛門的最高信仰大日如來。
謝缺有些分不清。
但隱約有能感覺到其中或許是有著某種牽連。
他們一脈貫承了如來的佛號,但前綴卻又不儘相同。
是一體三分?還是說是三位不同的神靈。
謝缺不由想起那句話:被世人遺忘的神靈,才能得以成仙。
釋迦,多寶兩尊佛皆已被世人遺忘,那說明他們是否已經成為了真正的“佛”了呢?
他有些不解,決定先行將靜玄的記憶看下去。
靜玄以殘殺的百萬冤魂惡念為根基,成為了一個惡念的集合體後。
即便是一般的陽神真君,此時也非其對手。
但同時,她也受這些惡念影響,心中的負麵情緒越發的大了起來。
初入世時,但凡彆人多看她一眼,便會被其祭煉作惡念。
她雖為惡念纏繞,但師父身前的教誨和對佛法的虔誠依舊在心中。
靜玄所恨,乃是人心,而非佛法。
為此,她凝聚出一具身軀,前往最近的一處國度,進了一座寺廟後再次為尼。
她此行意圖,便是為尋求佛法真諦,消去內心五蘊六毒。
讓這些冤魂得以超脫,惡念不再執著。
這是一處名為寶塔寺的地方,其中雖有道法傳承,但修為最高的方丈也不過三境入世。
靜玄所顯化出來的身軀,和她生前的模樣一般。
甚至於更顯秀麗,即便剪去了頭發,帶著僧帽也遮擋不住她那絕世容顏。
而在這其中,靜玄也懷揣著試探人心的想法。
在靜玄到了這寶塔寺後,所有的僧人見著她都低著頭,不敢抬頭去看她。
就連寺中監院主持,也同樣如此。
僅有的幾位尼姑,也躲著靜玄遠遠的,似乎不敢跟她說話。
但靜玄能夠聽到,這幾位尼姑六根不淨,總是拿其相貌說法。
詆毀她入寺並非誠心,而是另有所圖。
靜玄對此極為淡然,她拜了一位年逾七十的老僧為師。
老僧佛法精湛,年輕時曾經走過南闖過北,和滿天下的佛學大師坐而論道。
也隻有他,能夠對靜玄的容貌毫不在意。
靜玄侍奉老僧八年,從其身處學到了諸多經書佛法。
雖無修行法門,但靜玄天資斐然,竟是以此為根基,自創出一卷經文,能夠安神定魂。
這也使得內心本被負麵情緒交織的靜玄,能夠和正常人一般。
甚至比起常人,更顯處事不驚。
老僧圓寂之後,在寶塔寺內,她又獨處了七年。
在她來的這十五年間,靜玄及老僧所在的彆院被方丈令行禁止進入。
除去取些必要的生活物資外,靜玄幾乎不怎麼出門。
其後,靜玄自散修為,將惡念冤魂全部散去。
隻留存了部分神魂力量,以及一具身軀。
此時,她覺得自己已然是放下了過去的一切,能夠麵對全新的自我了。
現如今,靜玄表麵流露出來的年紀也不過三十,看外貌正是風韻猶存。
但老僧的輩分大的驚人,靜玄同樣也就升了輩分。
為留下老僧生前所居住的院落,靜玄決意收徒。
不然隻有她孑然一身的話,院落會被寺中收去。
於是乎,靜玄收了一個弟子。
這弟子是個孤兒,無名無姓,因為童生艱難,便有街坊都喚其“阿難”。
“阿難?……”謝缺不由心中一驚。
佛門典籍上所記載的,阿難尊者乃是佛祖弟子。
隻是為情所困,從而墮魔。
這位阿難,會是自己知道的那位阿難尊者嗎?
謝缺有些不確定。
靜玄在收下阿難為弟子後,悉心教導,傳其佛法。
阿難記憶力極強,幾乎對佛法經文是過眼不忘。
就連靜玄,也是依靠著自己強大的神魂力量方才做到了這一點。
阿難的天賦,甚至於讓靜玄都歎為觀止。
她腦中有著幾門殺人搜刮而來的修行之法,本想擇一門傳與阿難。
卻未料想,卻被寺廟方丈捷足先登。
此時的阿難,年齡還不到十歲,心性純良無,正是能夠禪定的好苗子。
方丈授予了阿難寶塔寺的佛法《明光六劍》。
明光二字,在佛教中有著智慧的意思。
《金剛經》中有言: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意思就是以智慧,可以明徹一切法的真實本質。
而這一門“明光六劍”,就是以智慧為根本,化去心中貪、嗔、癡、慢、疑和煩惱六毒。
這一門佛法,能夠直指五境陽神真君。
隻是即便是寶塔寺的方丈,如今也不過修行到三境而已。
阿難在修行了這明光六劍之後,進境飛快。
一年多的時間,他已是超越了寶塔寺的方丈,到達了入道的門檻。
方丈極為驚喜,對此他將阿難的名聲四處宣揚。
甚至於在寶塔寺內部,有傳聞阿難是佛陀轉世。
但那些尼姑們對於靜玄的討論非非,卻是使得那些固有印象深入到了這些僧人的腦中。
他們,對靜玄的佛法修為並無了解,隻從那些老尼姑們口中聽到了些許傳聞。
浪蕩,不知廉恥……等一係列莫須有的名頭,都被安插在了靜玄頭頂。
若非其深入淺出,加上年紀大了些,恐怕還有僧人要打她的主意。
寶塔寺的監院,也覺得這樣對阿難的成長並不好。
甚至於,他也同樣覺得靜玄就是那般浪蕩之人。
於是乎,在寶塔寺監院和方丈的勸說之下。
年僅十歲的阿難,選擇了背棄靜玄的教導,改投到青睞他已久的青葉寺中。
青葉寺比起寶塔寺,勢力強上了不知道多少。
即便是六境尊者,他們也有好幾位。
隨著阿難去了青葉寺後,靜玄心中並無波瀾。
她早已透徹了人心。
阿難年齡尚淺,即便精通佛法經文。
但在為人處世上,依舊有許多的欠缺。
阿難走後,她依舊過著深入淺出的日子,隻是再沒有去收弟子。
隨著時間的推移,阿難十幾歲時,相貌入秋滿月,眼似青蓮華。
出落成了一幅俊秀貌美的僧人。
在這個崇尚佛法的國度,他深受女信徒的喜愛。
但師尊要求他,避開女難,遠離愛欲,日後方才得以成為青葉寺的佛種。
阿難照做了。
在他二十歲那年,阿難已經是渡過了入道九劫。
隻差明光照進陰神,轉至純陽之後便可成就陽神真君。
這一日,阿難自外寺論佛法後歸來。
返回途中,在路旁遇到了一個水井。
一個年輕美麗的女子將阿難認作了路過的普通僧人,便主動給了阿難一瓢水。
這女子見阿難相貌英俊,氣質不凡,心中暗生愛慕之意。
於是乎,這女子回家後,請求母親為她剃度了頭發。
隨後她來到青葉寺,拜入其中為了尼。
當日,她便見到了阿難。
隻是阿難的師尊看出了這女子心思,便不由問道:“你愛上了阿難的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