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之間,數次於決死之際苟得殘存,仍不敢有半點怯懦之意,累耗軍心”
“兒臣非古之悍勇無畏之輩,亦有畏死貪生之念”
“然一日為我大唐儲君,乘天賜禦未來之權柄,時刻憂心惑亂國事,引得華夏社稷動搖,遂於生死之間徘徊,感念天之垂恩,謀得北境大勝......&34;
看到這裡,李世民臉上憤怒之色不由變得複雜起來。
長孫皇後愕然:“陛下,高明這孩子說,謀得北境大勝,可是說拿下頡利?”
李世民沉默半晌,倏然長歎一聲。
“觀音婢,朕的這個太子,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他微微搖了搖頭。
“這小子不僅僅拿下了頡利,更是在今日朝堂之上,傳來了他在雁門關的又一則大捷戰報......突利的兵馬也被他打敗了,突利本人被俘。”
“東突厥......被朕的這個兒子,滅了!”
“嘶!”
長孫皇後愕然,大腦都是在這一刻,不由得瞬間一白。
隨後。
她便是立刻明白了,自己剛才進來甘露殿的時候,自家這位李二陛下,為什麼表情說不出來的難受。
“陛下,承乾如今也都還隻是一個孩子,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唐啊。”
李世民微微頷首,眼中卻明顯帶著幾分羨慕和嫉妒。
開疆拓土啊!
儘管如今在位的皇帝,是他李世民。
但是史官最多也就是記載,在他登基之後,大唐開疆拓土。
但是消滅了東突厥的人,是太子李承乾這一點,卻是他這個皇帝,都無法修改的。
一想到這裡。
李世民心中對於河東道李靖等人的辦事結果,就愈發的不滿意。
本來若是將五姓七望那些混蛋一網打儘,自己至少還表麵上過得去一些。
如今......
太子滅了東突厥,他這個皇帝隻是負責收拾一些國內的亂臣賊子。
麾下還有太子殿下贈予的五萬精鐵戰甲兵刃。
依舊還讓人逃了!!!
李世民咬牙切齒:“朕當日就該禦駕親征!”
“如今朕在朕的這個逆子眼中,這天策上將之位,怕都是靠跪地祈求,才從父皇那裡得來的吧!?”
長孫皇後急忙上前輕聲安慰:“二哥何必動怒呢?自家孩子,高明再怎麼優秀,不也還是您的孩子?”
李世民聞言,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冷靜一些。
然而,沉默良久,還是忽而開口:“程咬金那廝家中庭院的那棵樹不錯,那老東西每次兒子不聽話就吊在樹上狠抽一頓.....觀音婢,你給朕在宮內也找一棵,算了。”
“朕親自找!”
李二眯了眯眼,再次將注意力放在手中的書信之上。
卻是一目十行,根本不敢多麼認真的品讀自家逆子的文字。
“父皇之誤多矣,大端在飽當下之福,而無進取之心。坐天位於長安,削世族之怨憤,莫不自覺高枕無憂矣?”
“兒臣及胞弟青雀,尚未及冠,然依舊日憂國事,於凜冬北原爬冰臥雪,酣戰廝殺於蠻夷之間,何為?恐民心喪儘,天位動搖”
“父皇及兒臣,已失人心於士林,斷不可葬民心於昭陵”
“中原百姓困苦,無解災荒餓殍之禍,不及兒女求學之難,躬耕於田畝之間,抬首不過方丈寸廬,忽來一冬風驟雨,又恐病災連連......”
“兒臣居陽成亭台廣廈之殿宇,恐子民無安避風雨之民屋,悲戚哀呼於風雪凍餒之間,每念至此,輾轉難眠”
“每日勤政恐有疏漏,至子時歇息,仍需臥榻思忖,查新政之疏漏,無待於苛令毀治下民生,悔及晚矣”
“中原之民困苦,江南之苦依舊,瘴氣橫生,民生凋敝,此非單純農事不及所至,需廣修官道,普化教生。”
“每念及周遭吐蕃,吐穀渾等伺機惡狼,兒臣深恨無滅其國之能,遂深難眠”
“如此內憂外患,當是我李唐男兒奮勇抵進之時,不敢惜身”
“聞父皇怠惰不思天命之重,俯首於桌案之前,涕泗橫流”
“兒臣斷不願為亡國之君,然父皇所為,儘皆亡國之相矣!”
李世民:“......”
他呆呆的坐在位置上,臉上原本的憤怒,被深深的羞愧和茫然所取代,手中書信滑落,被長孫皇後快速收起來,都未曾察覺。
“觀音婢......朕,真有昏君之相嗎?”
李二陛下被自家太子殿下的一封信,搞得瞬間自我懷疑起來。
尤其是自家兒子信中描述的他每日在做的事情。
白天需要各地的視察,或者一直在陽成宮批閱文書,北境突厥來襲,尚未及冠,卻要親率大軍在風雪之中,與頡利突利等草原惡狼鏖戰。
明明一直都說自己是畏死之人,卻因為害怕失去民心,李唐皇位動搖,不得不一次次的在生死之間徘徊。
大戰歇息,東突厥被滅,自家太子卻不見有任何自得表功之心。
反而又憂心周遭敵國之窺伺,憂心百姓困苦之煎熬.....
子時睡下尚且不能安寢,卯時便需要早早起來處理政務。
李世民不由捫心自問,自己自從太子前往並州以來,究竟是怎麼過的?
子時.....應該是在某個妃子的床榻之上。
卯時.....應該還是在某個妃子的床榻之上。
長孫皇後抿嘴,忽然撲通一聲跪在這位皇帝的麵前,神色之中滿是認真和堅韌。
“陛下,大唐有高明這等愛民勤政之太子,乃大唐之福,乃皇室之福,然臣妾也請陛下,念萬民福澤,社稷神器在手,不可懈怠墮落啊!”
李世民一愣,急忙上前將對方扶起來。
臉上原本的憤怒,已然是變成了深深的自責。
他神色複雜的沉默半晌,忽然長歎一聲。
“是朕錯了.....”
“朕隻當並州道之新政繁華,儘皆因為太子那些奇思妙想,卻不想,再好的政策亦需當政者全力推行,各地政策調整亦需要謹慎思索......”
“朕的太子,比朕這個皇帝,做得更好啊。”
說著,李二陛下眼中竟是沒忍住,閃爍起了淚花。
他深吸一口氣,忽然一咬牙。
“明日!自明日起,朕也卯時起,子時寢!”
“朕的兒子能做到的,朕憑什麼做不到?!”
“朕,才是這大唐的天子!”
......
立政殿,卯時的燭火點亮,冬日的長安此刻外麵還是漆黑一片。
然而,長孫皇後卻已然忍著一身的疲倦和難受,起身呼喊還在呼呼大睡的李二陛下。
“陛下,卯時了,該起床做事了......”
李二:“呼呼呼.....”
長孫皇後無奈,更加大力的搖晃對方:“陛下,國事繁重,當思勤政為民啊.....”
李二輕哼一聲,迷迷糊糊之間翻了一個身:“嗯.....無礙,有玄齡他們,朕,朕再睡會兒......”
頓時,長孫皇後歎息一聲。
倏然從枕頭之下拿出一物,展開。
看著上麵自家太子勁秀挺力,自成一派的瘦金體文字,檀口深吸一口氣。
“父皇您睡了嗎?兒臣睡不著!”
“兒臣承乾,自繼位東宮以來,每日不敢懈怠國事,凡新政所及之要務,儘皆需親自過問,以防惠民之策經官吏之手,化食民血肉之苛政猛虎.......”
李世民雙眼瞬間睜開。
“啊啊啊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