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中。
趙桓正在和兒子趙諶聊天。
趙諶已經快十三歲,身體發育也快,都快一百七十公分的身高。楊時在東京的時候,就一直帶著趙諶四處走訪,去田間看農耕,去山中看山林湖泊,去坊間看百姓。
到處的走動,開闊了趙諶的眼界,加上趙諶也習武強身,也讓趙諶身體更健康。
對於四書五經,以及各種詩書經典,趙諶也都在讀。
理學方麵的文章,趙諶也涉獵。
趙桓對趙諶的要求是多讀書,卻不要讀死書,也不一定要精通,卻必須要了解,知道這些書的大概情況。
有餘力的前提下,再仔細的研究。
唯獨對史書,趙桓的要求更高,因為讀了史書才真正能開啟智慧。
趙諶倒是頗為聽話,而且也乖巧懂事。
趙桓詢問了一些趙諶對曆史的理解,也就不再說書本上的事情,讓趙諶自己去忙。
隻是,趙諶卻沒離開。
趙桓問道“太子,有什麼事情嗎?”
趙諶回答道“父皇給兒臣組建了東宮,有諸多的先生教導,兒臣自然是願意的。隻是兒臣習慣了老師的教導,覺得這些先生還是差了些。”
說到這裡,趙諶正色道“父皇,老師離開東京許久了,可否把老師調回東京,兒臣可以繼續跟著老師求學。”
老師是楊時。
這是趙諶對楊時單獨的稱呼。
趙桓笑著道“你想要讓楊公回朝教你,這也不可能,他現在正忙著大理國的治理。”
看著兒子對楊時的尊敬,趙桓心中忽然有了一個想法。
玉不琢,不成器。
要讓兒子真正成長起來,就必須要磨礪才行。
自古以來,養在深宮的皇子大多數難成大器。沒有一定的磨礪,那是不可能成氣候的。
趙諶未來要繼承大宋。
現在的大宋,不是普通的大宋,未來必定是有著遼闊的疆土,必定有著無數的百姓,有諸多的種族混居。
要處理這樣的大國事務,就要有自己的見地,就要真正磨礪一番。
趙桓盯著趙諶,笑道“太子,你真想跟著楊公學習?”
“想!”
趙諶毫不猶豫回答。
他很厭煩東宮隻知道之乎者也的這些先生,按照老師的教導,他雖然不喜歡,卻從不說什麼,依舊老老實實讀書。
趙諶喜歡跟著老師讀書,講課風趣,旁征博引,能夠深入淺出的闡述各種道理。
不像是一些先生,隻知道死板的教書。
趙桓繼續問道“朕讓你去大理國,跟在楊公的身邊讀書,你敢嗎?”
趙諶也愣了下。
要離開皇宮,要去大理國,天遠地遠的……
可是,他真喜歡啊。
他早就想出去看一看了。
趙諶跟著就恢複過來,毫不猶豫道“父皇,我願意去。”
“好!”
趙桓眼神讚許。
不得不說,楊時這個當代的理學大儒、教育家,在教導弟子上有幾把刷子,把趙諶教導得很好,沒有什麼嬌氣,也敢做事情。
趙桓想著趙諶去大理國的事情,沉聲道“你自己去準備,等朕安排好事情,朕帶你走一趟大理國,把你送過去。”
趙諶歡喜道“兒臣這就去準備。”
趙桓看著趙諶喜滋滋離去的背影,心中一笑,但願你到了大理國還能笑出來。
到時候,就要讓趙諶觀政了。
小小年紀早些了解,才不會什麼都不知道,不至於天真的何不食肉糜?
至於趙桓帶著趙諶去,主要是暫時沒什麼戰事,他也想去大理國看一看。差不多這一去一回後,等明年開春後,就可以著手滅掉西夏,解決西夏李家的威脅了。
趙桓有了這樣的想法,正打算采取行動時間,一陣腳步聲傳來,黃經走了進來,行禮道“官家,太上皇來了。”
趙桓點了點頭,靜靜等著。
沒過多久,趙佶就大步走了進來,直接在殿內坐下。
趙桓笑著道“看父皇的氣色,比之前是好了很多,可喜可賀。”
趙佶麵頰抽了抽。
之前差點就死了,實在是丟人。
原本趙佶對煉丹求道很是相信,求道之心也無比堅固。一次丹毒事故,讓趙佶再也不去求道了,把所有道士都攆走。
趙佶沉聲道“朕已經沒什麼大礙,這一次來,是聽說你讓老三和小九,都去外麵闖蕩,讓他們各自開疆拓土,賺自己的封地?”
“是!”
趙桓直接回答。
趙佶說道“他們去闖蕩,倒也是可行,畢竟也算是為自己拚搏。皇帝啊,朕也還年富力強,你看朕去闖蕩怎麼樣?”
趙桓忍不住笑了。
趙佶去闖蕩?
要知道趙佶年輕時就輕佻,從沒有吃過苦。等當了皇帝,趙佶更是縱情享樂,放縱自己的貪欲,沒有半點的勵精圖治。
這樣的人去開疆拓土,那不是搞笑嗎?
趙佶臉上掛不住,嗬斥道“皇帝,你是瞧不起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