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邯和多數‘北伐派’的官員普遍的認知都是這次北伐最大的意義,應該就是借著一場勝利將朝廷的‘不正之風’徹底扭轉過來,讓北伐派的思想被更多人接受。
同時在王邯的預測之中,這次北伐的時間應該不會超過半年,無論是勝還是敗都必須停止回防永州。
晉帝韋如年紀大了,身體雖然不行了,但是其戰略眼光還在。
他不會坐視秦國這樣挑釁的舉動,不會給秦國漲這一口氣的機會。
那麼在這次戰爭之後,晉國勢必要發起一場大規模針對秦國的戰爭,這才是秦國最難的考驗。
秦國必須要守住,也隻能守住。
“臣請陛下下旨將這次北伐戰爭告訴全國百姓,同時派遣使臣前往趙國,希望趙國能借著這個機會對晉國用兵,收回散關脫離被動防守的態勢。”
“臣等複議。”
王邯已經明確講述了此戰的目的,晉國的對策以及接下來要做的準備,無論是主戰派還是保守派都清楚這場戰是避不開的。
同時保守派還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若是大勝,說不定晉國會覺得秦國是塊硬骨頭暫時放棄對秦國發動戰爭,這樣他們又能得到幾年的安穩,好好享受人生,
不得不說保守派的思想十分的‘天真’,一直都在自欺欺人。
白弭點了點頭,相比起目前秦國的狀態,趙國才是最危險的。
散關丟失導致江州隨時都暴露在晉軍的兵鋒之下,趙國在散關前布置的大軍已經和晉國對峙一年多了,即使趙國比秦國富庶,但是也經不住陪著更加強大的晉國消耗。
白弭雖然是保守派,但是他也知道趙國必須安穩,這樣秦國才是安全的。
一旦趙國被晉國耗沒了,那麼到時候就真的沒人能夠阻止晉國統一天下的大業了。
而他不僅是白羽的兒子,還是秦國的皇帝,恐怕晉國不會讓他‘投降’後繼續安樂享福。
八成得當著天下人的麵一刀把他哢嚓了,這可是白弭無法接受的。其實這一直都是事實,隻是白弭都在逃避罷了。
“好了,正式公告天下吧,這次我秦國也要殺一殺晉國的威風!”
晉國秦州三郡,皆是苦寒之地,先秦太祖於此地起兵,後攻下永州而成為一方諸侯,可以說秦永二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幾百年前本是一家。
秦州是天下反晉勢力最高漲的地方,同時也是晉國兵力駐紮最強最多的州府。
自韋如篡秦以來,幾乎每年秦州都會爆發當地民眾起兵抗晉的消息,長達十年之久,一直到三年前,才被徹底鎮壓下去,得到幾年的安穩。
若是白羽還活著,憑借其先秦正統的身份,隻要能夠率軍北伐,秦州之地估計超半數勢力都會響應。
隻是,白羽死得太早了。
他可以說是當今天下身份最為正統的秦國皇族,尤其是韋如篡秦之後,幾乎將整個先秦皇室男子斬殺乾淨,白羽的身份在秦州的百姓眼裡就是正統。
他們無數次起兵反晉,就是想告訴秦國一個態度,我們這些秦州的百姓還沒有忘記國家。
隻是,很顯然從白羽死之後,新任秦帝讓他們失望了。
尤其是江州之戰後,秦國基本上偏安一隅,沒有半點動靜,就連秦國朝廷方麵都很少發布關於斥責晉國叛逆的消息,連最簡單的口號都不喊了,就是關起門來挨打。
可以說秦國的變化,讓秦州的老百姓們徹底對先秦複興不再抱有希望,對現在的秦國也失去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