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
曹操最近混的不算太差,甚至還有幾分洋洋得意。
挾天子以令諸侯,指天下之牛耳。
向南平定了張繡之亂。
雖然損失了大將典韋,兒子曹昂,以及侄子曹安民。
卻獲得了張繡、賈詡許等人才,以及張繡麾下,數千西涼騎兵,又掌控偌大的南陽郡。
向西掌控了長安與雍州之地。
並且河內、河東等諸多地盤,也全部都被曹操牢牢掌控在手中。
可最近發生的事情,卻讓曹操寢食難安。
其一便是。
曹操趁著陶商主力大軍,遠在淮南,徐州兵力不足,派遣曹仁率領大軍,進攻徐州。
與此同時,青州的劉備,也趁機偷襲徐州。
曹仁與劉備大軍,聯手攻伐彭城。
結果被陶商打得大敗而歸。
曹仁的四萬大軍,折損萬餘,損失慘重。
最重要的是劉備那個二五仔,關鍵時候見死不救。
曹操已經從樂進的口中得知。
劉備在見到陶商大軍到來之後,不戰自撤,任由曹仁陷入苦戰當中。
結果撤退的途中,遭遇薛仁貴大軍的伏擊。
不僅損兵折將,連耳朵都被薛仁貴給射穿的。
聽到此消息,曹操不由得拍手稱快。
“那大耳賊假仁假義,背信棄義,我曹操見他兵敗,好心借兵於他,並且幫他奪取了青州。”
“誰曾想到,關鍵時候,他居然臨陣脫逃。”
“他被薛仁貴射穿耳朵,純粹是天理循環,報應不爽。”
“隻怪那薛仁貴眼瞎,為何不一箭射殺劉備。”
曹操對劉備的憤恨,絲毫不亞於陶商。
倘若彭城之戰,劉備能夠跟曹仁同心協力。
不說打敗陶商大軍,至少也能全身而退,
就因為劉備想要保全實力,才會有彭城之敗。
“主公,劉備不過一跳梁小醜罷了,成不了什麼氣候,眼下最為重要的還是陶商與袁紹啊。”
聽到郭嘉這般說,曹操自然也意識到。
眼下最大的敵人,便是電陶商與袁紹。
至於區區劉備,不過是一個上不得台麵的跳梁小醜罷了。
袁紹消滅公孫讚之後,占據整個幽州,再加上其占據的冀州與並州之地。
天下十三州,袁紹獨占三州。
手下擁有數十萬大軍,戰將上百人。
真可謂兵精糧足,乃是天下第一大諸侯。
陶商在消滅袁術之後,占據著淮南之地,又在壽春打敗了孫策的三萬大軍,威震天下。
並且通過淮南之戰,壽春之戰,收降了數萬俘虜。
陶商占據徐州與淮南之地,已經成了氣候
一旦給予陶商時間,讓其發育起來,後果亦是不堪設想。
“奉孝,陶商發展的速度,實在是令我驚訝。”
“短短的時間之內,便消滅了袁術,奪取淮南之地,又打敗了孫策三萬大軍,長途奔襲,返回徐州,打敗了曹仁與劉備。”
“眼下,陶商已經占據了徐州六郡,淮南三郡與小沛,手中已經掌控著十個郡數萬兵馬,其實力已經能夠與我匹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