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已經想好了,趁著許昌大亂,想辦法逃出皇宮。
去往荊州或者是益州。
縱然他去了這兩處,保不準還是成為他們手中的傀儡,繼續過著有名無實的生活。
可即便如此,劉協仍舊打算,去完這兩處。
不管怎麼說。
將大漢天子交給劉氏宗親之人,總好過被陶商、曹操等外姓之人篡奪,要好的多。
將皇權交給了同姓之人,哪怕去了九泉之下,見到劉氏的列祖列宗。
他劉協也算是說的過去。
若是被陶商、曹操等奸賊,奪取了大漢天子的寶座。
他劉協將來身死九泉之下,又如何麵對他的祖宗劉邦。
於是乎,在許昌城形勢緊張的情況之下,皇宮當中的形勢,也異常的嚴峻。
為了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劉協召見了他最信任的兩名心腹,國丈伏完以及準國丈董承。
隻是劉協壓根就不清楚的是,他自認為的心腹董承,早就已經投靠了陶商,將劉協大賣特賣。
“陶商大軍兵臨城下,守城的曹洪,手中不過一萬兵力,此時全部都布置在城門一線,嚴防死守,城中兵力空虛。”
“朕打算趁此千載難逢的機會,逃出許昌,去荊州投靠劉表,亦或者是去益州投靠劉璋。”
“隻是靠朕一人,哪怕有兩位愛卿相助,想逃出許昌,逃往荊州等地,亦是千難萬險。”
“所以朕才召集兩位愛卿,給朕想想辦法
劉協說完,便將目光放在董承二人的身上。
伏完趕緊站出來,拱手道“陛下不必擔憂,老臣已經按照陛下先前的吩咐,聯絡了一大批忠臣義士。”
“他們手中掌握著一定兵力,家族中尚有不少私兵,加上微臣二人手上的私兵,全部的兵力加起來有三千人。”
“憑借著此等兵馬,一定能將看守陛下的那些護衛,全數擊殺,在護送陛下安然逃出許昌,去往荊州投靠劉表,亦或者是往益州投靠劉璋。”
聽聞此言,董承內心,生出一股無名怒火。
沒想到自己當初苦心孤詣,一心一意想著幫助劉協。
劉協從頭到尾,就沒有相信過他董承。
劉協早就已經派遣伏完,秘密的聯絡朝中重臣,暗自收攏兵力,卻壓根沒有支會他董承。
劉協將他董承這位車騎將軍、準國丈,置於何地。
既然劉協不仁,那就彆怪他董承不義,拿劉協等人換取自己的前程。
想到此處,董承當即站出來,拱手道“啟稟陛下,曹洪乃曹操麾下大將,其人身經百戰,驍勇善戰,極善用兵。”
“微臣這段日子以來,也將曹仁的兵力分配,作出了一定的了解。”
“許昌四門皆有重兵把守,縱然是兵力最為薄弱的北門,亦有接近兩千兵馬駐守。”
“曹軍全部都是身經百戰,訓練有素的將士,而我們手中雖然擁有三千兵馬,可大部分都是私兵以及家丁,毫無戰鬥力可言。”
“以這樣的兵馬,無論奪取哪處城門,短時間之內,恐怕也難以得手。”
“一旦遷延時間,等曹軍主力反應過來,必定猛撲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