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嘀嘀滴
倒車請注意!倒車請注意!
滿身黃泥的運輸車車尾燈在黑夜裡閃著紅光。
“快快快!讓開讓開!”
“倒!倒!倒!再倒!”
“好!”
“搬磚組的把磚頭往砌牆組搬!動作要快!”
“水泥組一人一袋,往站牌扛!”
蔡安心拿著大喇叭,站在靠近東區大門的噴泉上呼喊著。
“大家動作麻溜點!屍群攻勢非常迅速,現在我們是跟時間賽跑!務必要在天亮前建立起一個防禦工事!”
“為了活下去!為了後方的老婆孩子!”
顧承淵和吳斌二人敲定了“血礦計劃”後,立馬通過無線電通知了後方的蔡安心,讓其組織人員執行。
但考慮到影響,“血礦計劃”的目的對外宣稱是防禦限製失控屍群,保護幸存者安全,就連計劃名字也被改成了“希望之牆工程”。
甚至為了工作效率和照顧幸存者情緒,還特地放大了朝陽街屍群危險性和緊迫性,讓幸存者們感覺屍群突破就在旦夕,大家隨時都有可能傾覆!
這樣做的效果目前看來十分突出,晚上九點發出的無線電,才過十分鐘,第一批近百名施工人員就已經抵達東校區。
過了半個小時,幸存者從旁邊工地找來工程運輸車拉著建築材料也陸續抵達。
西區638名男性,隻要是還能動的,幾乎都來了!
工程起家的蔡安心臨場指揮能力非常強,因為大多數幸存者都是學生或者上班族,所以他將少數工地工人作為領導骨乾。
以老帶新、以少帶多,讓幸存者們很快上手,再加上他居中指揮調度,這麼一支臨時拚湊起來的工程隊工作開展也算有條不紊。
不過這麼順利的原因主要是喪屍這把刀子在眾人頭上懸著,死亡麵前,沒人敢紮刺;還有就是防禦工程並不複雜,不需要太大技術含量,有把子力氣搬磚拌水泥就行了。
這次工程主要是在東區校門小廣場通往校園內部的三條路上,築起足夠可靠的攔截牆。
攔截牆一期工程是要達到六米高,也就是兩層樓左右,朝向喪屍麵厚度要達到半米,牆麵上開上下兩層射擊孔,頂部要封頂,防喪屍空襲。
二期就是依托攔截牆建起堡壘,堡壘內部可供駐紮士兵休息、洗漱、吃飯等等。
以三個堡壘為點,連接成線,將屍群鎖死在東區小廣場。
而“血礦計劃”最重要的一個工程就是在東區小門築起一道電動滑門,當小廣場喪屍擊斃達到一定數量時,這個滑門就會像水庫閘門一樣關上,暫時阻斷屍群湧入。
民兵等後勤人員就可進入小廣場,采取人工機械結合的方式,將喪屍屍體運到安全地區,進行腦核摘取,屍體焚燒。
這樣一來,不僅提高了後勤人員摘取喪屍腦核的安全性,還能控製喪屍屍體堆積,引發病疫、堆高地勢的風險。
猛士三裝甲指揮車內,淡黃的車內燈散發著柔和的光,顧承淵躺在完全放倒的座椅上,身上蓋著一個軍綠色的毯子剛睡下沒多久,就被門外的報告聲吵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