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儀將頭放在母親膝上,感覺著母親溫暖的手輕輕撫過自己的背。
母親似乎在自言自語地輕輕低喃
“是啊,我們是一家人……”
父親和哥哥去了府學,家裡隻剩下母女二人,二房院子又恢複了往日的寧靜。
院子裡多了一個身份不明的歐陽文澈,和他身邊的兩個奇怪的嬤嬤。每每想起,總是讓王瑾儀不能安心。
母親情緒平複後,拉著女兒去了王文棟的書房,來找開蒙讀物。
一般孩子們開蒙普遍是《三字經》《百家姓》和《弟子規》,而對於女孩子普遍側重學《女兒經》。
男丁們正式進學後,主要是以學習經史子集為主,而女孩們開蒙後有能力的家庭(在此並不指財力),有文化要求的家庭,才會讓女孩繼續學經史類,或者琴棋書畫。
至於術數、天文、地理、科技等等。在這個時期的學習並不普便,主要因為,相關著作讀物不夠普及。
書籍大多都是拓印的,作為四大發明中的印刷術,受發行和交通的影響,使得知識的傳播極其緩慢,受到極大限製!
在這個時代,掌握知識得付出高昂的代價。往往一個家族藏書的多少,幾乎成了一個家族底蘊的寫照。
王瑾儀心下了然。難怪前世國人,都喜歡在裝修中留一間書房。
即使居住條件有限,也會在家中留個書櫃,原來,這是幾千年來傳承的傳統!
再次進入哥哥的書房,仍然是書案左側是個裝滿書的書架,右側空空的書架上居然多了3個小小的紙卷。
母親走過去展開欣賞著兒子的筆跡,微笑著展示給女兒看。母親笑問
“瑾兒,看得懂哥哥寫的是什麼嗎?”
王瑾儀眼珠一轉,決定還是不知道吧,其實第一眼看去,就知道哥哥寫的是進學學的第一篇《學而》。
從端正稚嫩的筆法,能看出這個孩子治學的態度。身正、心正、筆正。字跡端方。
筆法稚嫩猶如雛鳥,雖不自如但依然有模有樣。
想想上一世被電腦荼毒的,自己的書寫能力,由衷為自己默哀了一息。
之後,平靜的接受了自己要在這一世生存,在這樣的家庭裡隻能努力治學了。
首先要下功夫的就是練字了。哎!苦啊。
王瑾儀的思緒放飛剛剛結束,有個身影從書房窗前經過,王瑾儀轉身向門口跑去。
小短腿有些礙事,扶著門框喚了一聲
“歐陽哥哥!小姐姐在這裡呀!”
母親從身後抱起女兒,手裡拿著一個薄薄的書冊。王瑾儀掃了一眼,是為自己選的開蒙書。
母女走出書房,東廂房廊下幾步就是歐陽文澈的房間,母親牽著女兒來到歐陽文澈房門前。青玉站在門前
“我家夫人來了,歐陽公子。”
叫了幾聲屋中無人應答。母親緩步下了門廊。福嬤嬤疾步趕來,王瑾儀揪了揪母親的衣裳,趴在母親耳邊說
“是個姐姐。”
母親從屈膝行禮的嬤嬤身邊走過,聽了女兒話,停下了腳步。
“福嬤嬤,你家公子還有什麼需要嗎?你們主仆住的慣嗎?”
福嬤嬤起身一一作答。王瑾儀看到,母親正從上到下地打量著福嬤嬤,然後又簡單說了幾句,就回了正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