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著火光隱隱可以看到,這些戰機一方屬於白熊軍、一方屬於白狽聯軍。
各處空中戰場,白熊軍的戰機數量、質量都遠遠超過白狽聯軍的戰機。
這場空戰,一開始白熊空軍就占據上風,有效的保護了轟炸機,讓轟炸機不斷向白狽聯軍防線轟炸。
這一場轟炸,足足持續到下午三點才結束。
到了這時,白狽聯軍防線已經千瘡百孔。
轟炸一停下,白熊軍就出動了五千萬大軍,進行全麵進攻。
還剩下一千萬軍隊作為預備隊,也有防備黑虎軍之意。
已經被炸懵的白狽聯軍,麵對五千萬白熊軍,根本沒有反抗之力,一條條防線被擊破。
五天五夜之後,接連突破白狽聯軍所有三十三條防線,預示著白狽聯軍的失敗。
伴隨著所有防線被突破,陸陸續續有白狽聯軍投降,戰爭來到末尾階段。
四月七日,黑虎軍毫無征兆的撤退,撤到黑虎帝國勢力範圍內。
沒有跟白熊軍通報,預示著雙方的盟約結束,從此以後就是陌生國家。
也預示著把東南部十多個國家全部讓給白熊帝國。
黑虎軍撤軍之後,在伊凡指示下,一千萬預備隊跟進,最終在雙方控製勢力交界處對峙起來。
白熊軍打敗白狽聯軍之後,開始攻伐東南十多個國家,一路上望風而降,隻用了短短一個半月時間,就將其全部拿下。
至此,白熊帝國的勢力範圍延伸到西方大陸中部。
得了十多個國家的財富、人口、工業,白熊帝國的實力得到全麵增強。
有華夏聯盟暗中支持,武器裝備、錢財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人口。
十多個國家有大有小,人口也有多有少,加在一起有三億二千萬人口。
加上這三億二千萬人口,白熊帝國的人口達到十億一千多萬。
有了更多人口,又可以新一輪擴兵了。
人口雖多,土地卻更龐大,顯得地廣人稀。
六月一日,白熊帝國對外在宣布,將首都遷到紅熊城。
伴隨著遷到公告,還有移民公告。
寒州苦寒,跟白熊帝國西方大陸部分相比,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跟白熊帝國新拿下的十多個國家相比,差距更大。
要是問寒州的人,願不願遷移到西方大陸,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願意的回答。
剩下的百分之一,也會在優惠移民政策麵前服軟。
就這樣,表麵遷首都,暗中卻把人口、工業全部遷走。
四個月後,寒州基本上空了。
整個寒州留下來的人,加起來都不到十萬。
十月一日,齊天軍政府派出大軍進入到寒州。
十月二十日,軍隊進入到烏拉爾山脈,正式接管寒州。
明麵上,華夏聯盟再添三千六百多萬平方公裡的國土。
明麵上,中央大陸除了倭國本土、遼東半島、孔雀王國、呂明軍政府之外,全部都是華夏聯盟的領土。
暗中不用說了,全部都是華夏聯盟的領土。
再說倭國,在六月中旬的時候,已經拿下無拉圭王國。
在七月初的時候,拿下八拉圭王國。
在八月底的時候,拿下博利維亞王國。
拿下這三國之後,倭國就沒有在動兵,而是全力消化所占領土。
到了現在,基本上理順新占三國。
這大半年時間,倭國、華夏聯盟的運輸隊不僅沒停,規模還不斷擴大,已經為東方大陸南部輸送了二百五十個集團軍、七千五百萬軍隊。
除此之外,還運輸了大量人口。
這些人口以倭人為主,遼東半島人、孔雀人為輔,高達三千多萬,已經在鵝瓜多爾王國、密魯王國、智力王國安家落戶。
陸陸續續,還有更多人被運輸到東方大陸南部。
按照現在運輸船隊擴張速度,恐怕倭人、遼東半島人、孔雀人都會被運輸到東方大陸南部。
這一點,倒是證明了馬克西米利安的推測,倭國以遼東半島、孔雀王國土地換取華夏聯盟全力支持,隻是少算一個倭國本土。
話又說回來,誰會把自己的本土拿出來交易。
十月二十五日,倭國出動一百五十個集團軍,兵分十五路,從割倫比亞王國、密魯王國、博利維亞王國、八拉圭王國、啊根挺王國、無拉圭王國攻入到巴東王國。
從北到南、又從西到東,跨越幾萬公裡同時進攻,讓南部聯盟疲於應付,節節敗退起來。
經過多次失敗,南部聯盟已經衰弱至極,擋不住倭國幾千萬大軍進攻,才是正常現象。
這邊倭軍攻城掠地的時候,那邊白狽帝國又陷入到糾結之中。
伴隨著白熊帝國雄起,滅了白狽聯軍,白狽帝國對於贏得西方大陸勝利已經沒有信心。
西方大陸贏不了,自然更加重視東方大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