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的白天忙完,回到延德宮的張欣長長的鬆了一口氣,也笑出了一朵花。
五叔這事,她一直在等著呢。
雖然不太仗義。
但她確實是盼星星盼月亮一般的,等著五叔被貶。
這位上輩子被貶了兩次,兩次回來都做了很多有功於老百姓的大好事。
老朱家,公爹這一輩的人,都是人才。
她回來之前就已經盯準了兩個人。
一個寧王,一個周王。
大明朝缺什麼,從頭到尾,最主要就是一個錢字,其次是糧字。
在張欣的整個布局裡,十七叔寧王就是一個搞錢的能手,善謀能戰的,怎麼可能不會貿易。
這位聰明至極,玩啥都能玩出極致來。
上輩子不過是不得已選擇了韜光養晦,被公爹生生逼成了一個文學家。
張欣折騰花茶就是為了把這位愛茶如命的人提前勾出來。
現在寧王已經算是半搭上線了。
寶船那邊本來趁著夏天還要出去一趟的,可三伯一沒,皇祖父那邊讓寧王帶兵駐邊。即便出海不是寧王出,但也要寧王張羅。寧王被困在了衛所,第二趟出海就暫時擱置。
等大勢底定,自然會重新操辦起來,公爹登基以後,什麼海禁之類的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海貿才是真正的掙錢並且開拓疆土的利器,有寧王掌著,何愁朝廷無錢可用。
而張欣布局裡的另一位,就是五叔周王,負責搞糧食。
按功德司的仙子們說,周王對後世的貢獻是世界級彆的。
這位五叔是個書呆子類型的人,原本他也就一直在封地默默過日子,被人不知道怎麼的騙出了封地,然後讓皇祖父貶到了雲南。
那會他在當地呆的時間其實也不長,但庶人的生活跟王爺的生活可就差遠了。
西南邊陲,生活環境極其惡劣,又是煙瘴之地,百姓缺衣少食,疾病頻發。
他親身體會過以後,就深受觸動。
一回到開封就張羅了一堆民間的學者,醫者開始收集民間單方、驗方,分門彆類編著成《普濟方》《袖珍方》。
不但如此,他還在王府裡麵特意開了一個植物園,種植從民間收集來的野生的植物,請畫工畫下這些植物的畫像,日日夜夜的對植物園的植物進行觀察和實驗,形態,產地,特點,可食用還是可藥用等等,全部都記錄在案。
這件事辦到這會辦了多少,張欣也不確定。
但五叔的那本被稱為世界級的巨作《救荒本草》是在永樂四年刊刻的。
朱高煦跟寧王出海那次就按張欣的要求帶回來不少海外的種子。
開春那會張欣通過公爹跟周王借了幾個人來種植新作物。
人太少,時間太短,看不出成效。
這次張欣的二哥張昇過去就是為了周王張羅在府裡研究植物的這些學者跟醫者,還有那個很重要的植物園。
周王府可以沒有,這些人跟東西必須保住。
等海禁開了,帶回來外麵的那些高產的糧食植物種子,就是他們發光發熱的時候了。
上輩子公爹登基以後,五叔很快就重新當上了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