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祖父的二姐沒的很早,於是李文忠從十二歲開始就跟著皇祖父了,有一段時間直接成了皇祖父的養子,改了姓朱,這就是說李文忠相當於是朱家兄弟的一員。
李文忠跟徐達一樣,都是勇武善戰的良將,都為大明朝立下赫赫戰功。
這兩人也不像一般的武人,在征伐天下那會,不饒亂兵,不殺俘虜。
後來李文忠立了功皇祖父就讓他恢複了原姓,建朝以後更是封了曹國公。
姓氏雖然不一樣了,可兩家的親戚關係還在。
李家人跟朱家人就一直走得很近,皇祖父也相當的信任李文忠。
洪武十二年的時候,皇祖父還讓曹國公李文忠掌管大都督府。
這大都督府就是五軍都督府的前身,掌管天下所有兵馬,同時曹國公李文忠還監管著國子監這個大明朝最高的文人學府。
這個權利可以說僅次於前太子大伯。
比身居高位更難得的是,李文忠並不棧戀權位,洪武十三年那會皇祖父裁撤大都督府,李文忠二話不說,退了下來。
這以後李文忠的活就剩下國子監這攤子事了。
一個武將,管著文人的最高學府。
不管是不是實際插手了,在文人的感覺裡總是不那麼美妙的。
另外一個,皇祖父在皇祖母死後,頗有一點亂政的趨勢,能勸諫還能全身而退的人,隻有李文忠一個。
就後期李文忠好多次勸皇祖父的話,換彆人身上得死個七八回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所謂的——文死諫、武死戰,這是朝代鐵律。
文臣也好,武官也好,大家各自刷各自那一畝三分地裡的功德,刷皇帝的好感。
一個武將撈過界做了文臣該做的事,那讓文臣乾啥?
長期以往,這朝廷上哪裡還有什麼禦史諫官的立足之地跟出頭之日。
於是李文忠在洪武十七年就掛了。
當時才四十五歲。
李文忠具體怎麼死的,朱高熾也不是很清楚,李家的人過來密談的時候,隻是說李文忠是死於非命。
朱高熾後來查了一下,李文忠病重時皇祖父讓淮安侯華中負責監督太醫用藥。
李文忠死後,負責監督的這位淮安侯華中,被全家流放。華中死後,華家還被打成胡黨,淮安侯一爵徹底廢除。
所以,李文忠的死必然不是正常死亡。
李景隆是李文忠的長子,比他爹朱棣小九歲。
李文忠死的時候李景隆並不大,對於朝廷內文武之爭並沒有什麼認識。
而李家的老人,在當時,還以為是皇祖父下的手,華中一家人的死是皇祖父殺人滅口。
為了保全李家血脈,老人們並沒有跟李景隆說太多。
李景隆跟朱高熾這一輩的人,包括朱允炆在內,就這麼高高興興的混在一起,作為京師裡所有皇家、宗親、權貴的二代三代長大了。
但這些個二三代裡麵,其實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每一家的嫡長子,嫡長孫,湊在一起就是下一位皇帝的班底。
非長子,非嫡出,跟既非長又非嫡的這些,是副班底。
隻有上麵的這些嫡出的班底實在不中用到極點,或者死了殘了廢了,下麵的副班底才會頂上。
朱允炆從根上來說就是庶出,就是副班底那一波人裡麵的。
他在被立為皇太孫之前,跟李景隆他們壓根就不是一個圈子裡的,更何況還差著歲數。
李景隆是正經的嫡子,曹國公家毫無疑問的繼承人。
三家發現問題以後,李景隆氣得七竅生煙。
親爹早早的被人弄死了,他完全不知道。
這都死了這麼久了,他才被告知真相。
知道了真相以後,還得對著朱允炆這個被齊泰,黃子澄忽悠傻了的傻瓜。
怨氣比怒氣還大。
朱高熾就等著看,李景隆能把打敗仗這事玩出什麼花來。
喜歡重生大明之六世榮耀,老娘不要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大明之六世榮耀,老娘不要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