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表哥到時候,留個三四十萬下來,北平應該能養得起。隻要這老天爺給點麵子,繼續風調雨順的。”
朱高熾大概的算了一下手裡的糧食。
“夠半年還是一年?”
李景隆聽出來了,存糧不多不少,還得看天。
“半年是保的,一年不好說。”
朱高熾主要是怕開平跟大寧兩個地方的人也會往北平來。
寧王被軟禁了,他爹帶軍北上救援。大寧衛的人肯定是跟著一起回來。
開平衛被朱允炆裁撤了,在衛所周邊生活的老百姓必然害怕。
駐邊的人一走,隻要腦子轉得快點的老百姓就立刻得跑。
這兩個地方的人再湧進北平的話,這糧食的供應就很難說了。
這一年北平的物價雖然受山東災情的影響略有上漲,但還算在老百姓能承受的範圍內。
再大量來人,這份安穩總是會起波瀾。
再一個,山東還是會繼續來人。
這仗打下去,山東夾在中間,老百姓怎麼可能不跑。
“那,我把人留給你,再幫忙搞點糧食?”
李景隆想了想,提議道。
“怎麼搞,哥說,我聽。”
朱高熾洗耳恭聽,他不會打仗,也不太懂這些個。
李景隆站起身,就著書房裡的小型沙盤跟朱高熾一頓這那那這,很快就把後麵的事定了下來。
在燕王抵達前,他做一波佯攻。
本來都快攻進北平了,可因擔心中了朱高熾的空城計,遂安排大軍撤退十五裡重新紮營。
正好此時,燕王攜寧王大軍三十萬歸來,北平城藏好的軍士也配合著傾巢而出。
兩邊夾擊,南軍敗逃,在北平城下可以“扔”下一部分糧草,輜重,“死”一部分人。
南軍敗逃的方向及目的地初步定在白河西、鄭村壩。
到時候南軍士氣崩盤,大量將士“戰死”、“失蹤”,兵荒馬亂之下,糧草輜重因無暇顧及,全部“丟失”。
李景隆會帶著剩餘的殘部一口氣跑到德州,在德州補充兵力後退守濟南。
這德州就是李景隆打算搞糧食的地方。
“德州有一個存糧百萬石起的糧倉。我把德州的兵都帶走,你派人去搬回來,養百八十萬大軍一兩年,不在話下。這事得越快越好。”
李景隆最後點題。
“那哥打算怎麼向那位交代?”
朱高熾隻擔心李景隆。
“我交代個毛,我爹早年就不想讓我上戰場,老早就給我定性了,紙上談兵什麼的,這會我要贏了,多稀罕!”
李景隆也是這次的事才琢磨過味來。
為啥他爹就沒怎麼好好教他。
還任由他跟京師裡那些個紈絝混在一起,分明就是不想讓他去要什麼軍功。
這次,正好,建文“戰”神這名頭,他是拿定了。
“哈哈,老爺子有先見之明。”
朱高熾樂。
“朱允炆也沒人能用了!耿老爺子,撤了,徐家,那是你家親戚。他最多也就是使喚一個郭老爺子。可郭老爺子也老了呀,齊泰黃子澄這些人,一天天上躥下跳的,沒有哪一個敢出京師。估摸著等我打了敗戰退到濟南,他們死活得塞給我一個監軍看著我。這以後誰帶大軍誰都得有個文官跟著做監軍。隻可惜了那些啥都不知道的將士。”
李景隆不是一定要建功立業的那種人,站在局外,對局勢就看得很分明。
他這把是鑽了第一次的漏洞,帶出來的人也知根知底,山高皇帝遠的,打成什麼樣都是一封封的戰報。
這五十萬人他活生生的帶出來,留在北平的也是活生生的。
後麵的就沒法這麼大型的放水了,總要死一些人。
朱高熾能感覺到李景隆的鬱悶,可這事也沒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