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建文二年,六月。
燕軍大營。
“北平到南京,中途不進任何城池,兩千三百裡地。長途奔襲,光是行軍就要多少時日?沒有進城補給,這糧草需要的量更是巨額!”
“七月,南邊暑熱,將士能不能抗得住?”
“一旦攻城,鐵玄跟盛庸回轉京師,我們就成了包子餡。”
“盛庸替了李景隆,濟南跟東昌都打贏了,夾河跟蒿城即便損失慘重,但有鐵玄經營濟南,陝西,遼東各路兵馬都虎視眈眈。”
“咱們現在手裡保的,就隻有北平,保定,永平三郡。以三郡之地對抗朝廷舉國之力,我覺得不妥。”
“都已經開打了,咱們不打就是等著彆人打咱們,活活耗死。”
“不如徐徐圖之,廣積糧,緩成王。”
“放屁,這是稱不稱王的事麼!!!咱們燕王本就是王爺!”
“要我說,就乾他娘的,想來想去的,沒用!”
“稍安勿躁,做就是了,輿圖——”
“老李帶了五十萬,後來朱允炆又給了六十萬,京師原來的兵馬是不是也就差不多這個數?”
“不止,一百五十萬是有的。”
“盛庸跟鐵玄也得拿走一些。”
“京師必然空虛,大有可圖。”
大營裡因為是否直搗黃龍,跟如何直搗黃龍的事爭執了兩天,甚至大打出手,最後大家的意見還是得到了統一。
直奔京師確實就是目前破局的唯一且最佳的方法。
這會朱允炆跟他那些背後的文官還沒打仗的經驗,幾個軍方的人放水他們抓不到確鑿的證據,隻能還用著軍方的這些人。
朱棣這邊也能收到朝廷調兵遣將的各種動向。
等他們反應過來,南邊的消息會被封鎖起來,隻會越打越困難。
原來在觀望的藩王說不定也會下場。
不能再拖下去了。
~~~
定下了目標,打慣了仗的大家開始埋頭研究路線。
南軍的第一道防線,就是之前讓戰事進入膠著狀態的山東防線。
盛庸在山東行省耗費巨大兵力,以濟南府為中心,德州為刀尖,東西向各州府為支點,拉起了一條非常堅固的防線。
若以燕軍現有的八十萬大軍全部壓上,打破這個防線是必然可以的。
燕軍隻需要一個突破口即可,而且速度要快,快到讓盛庸沒有辦法拉起其他州府的人支援。
這一道防線恐怕隻能是將士用命來填。
擊穿一個口子後,留下人斷後。
主力部隊不戀戰,不糾纏,繞過防線急行軍南下。
真正困難的是第二道防線——天險。
江淮岸邊既是朝廷的腹地,也是江防重點,曆朝曆代,無數南征被大江大河阻礙於此。。
燕軍為北地軍士,向來盛產騎兵,水戰不利,更無水師。
因此,燕軍如果無法渡河,或在渡河的過程中遭遇南軍,基本上就是死局。
最後是目的地——京師。
京師作為整個大明朝的都城,城牆從洪武朝初期就開始大規模修建,牆的長度是七十裡,高度更不用說,實打實的恢弘雄壯,成千上萬有箭樓塔樓,城中至少還有101novel.com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