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細一點說,出海是掙錢,可張羅出海也費錢。”
子不言父之過,朱棣沒有否認夏元吉說法,隻論如何解決。
他登基這事,在去年就已經讓人出海傳諭海外了。
這會國內還是禁海,因為開海禁的細則還沒有擬出來。
現在這一趟其實類似是皇家私家商隊出海,讓鄭和帶著出去,規模方麵怎麼著都行。
寧王這個現任皇帝的弟弟一上,規格跟規模就不一樣了。
規模一大,投資就大,萬一有事,就是全軍覆沒。
他還怕有人拿了寧王來威脅明朝。
到時候,你說,他是救還是不救。
不救這心裡過意不去,救吧不知道人家會不會獅子大開口。
按寧王這幾天總體表達出來的意思,就是他要在海貿這事上深耕下去。
他還想去得遠一些更遠一些,那可能一去就是幾年。
砸一堆錢,幾年才能回來,這經濟賬好像也不合適。
“那臣就鬥膽細說一下了。”
夏元吉拱手。
“且慢,主要跟他說。他聽懂了就成。”
在夏元吉開口前,朱棣指了指朱高熾。
玩錢銀這事,真心不歸他管,他隻要有錢花就行。
要是實在窮得不行,他去打仗搶人搶錢也是可以的。
就是彆跟他討論怎麼讓錢生出錢來,又是怎麼保管這些錢。
“是,皇上。”
夏元吉沒異議。
有些事,跟懂行的人說,一點就通。
不懂的,怎麼說都隻有任性。
給大皇子上一堂朝內的經濟課他是很願意的。
財政二字,曆朝曆代,都是賴以生存發展的重中之重。
但無論什麼朝什麼代,都是有人牽頭,才建了起來。
這就除了國家,還有皇家。
皇家用錢,跟國家用錢,在富裕的時候,並不矛盾。
可一有事,這兩者就是衝突的。
明朝之前的無數個朝代無一例外的都把國庫分成了內外兩個部分。
簡單的說。
內庫是皇家的倉庫,由皇家人自己管理。
而外庫則是國家的倉庫,主要由戶部來管。
本來涇渭分明的兩個倉庫,在實際使用的過程裡,到了最後,很容易就成了兩筆糾纏不清的爛賬。
皇家宗親人口膨脹,或者皇帝揮霍無度,內庫入不敷出,隻能挪用外庫。
或者皇帝公器私用,專權獨斷把外庫的東西劃進了內庫,至國家財政窘迫。
無數個朝代的倒下,幾乎都是因為財政的問題,究其原因,就是內外失調。
像宋時,內庫的設立甚至成為了皇家昏庸的典型,也加速了宋朝的滅亡。
建朝伊始,先帝就沒有把國庫分成內庫外庫,怕重蹈覆轍。
可這實際實施的時候,不分也有不分的弊病,管起來太難區分。
最後,先帝還是把國庫做了一些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