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也確實如李景隆推斷的一般。
上輩子足利義持這位好大兒不得足利義滿歡心。
他的遭遇說起來還有點類似上輩子的朱高熾。所以,她記得很牢。
將軍之位,足利義滿在權衡利弊之後確實是給了他。
但這個給,是有限度的,也是一份試探。
就像當年公爹北上的時候讓朱高熾監國,朱高熾乾這份監國的活彆提有多戰戰兢兢了,凡事都是再三請示,絕不自個做主。才算是苟到了最後,當了一把短命皇帝。
可足利義持不是,他一當上了將軍,就開始激情改革,改變了足利義滿的很多治國措施。
這父子關係逐漸惡化。
本來足利義滿就隻是以退為進,大部分的實權一直沒有放手,一看兒子這樣的表現,就徹底傾向扶持小兒子。
並暗中一直為小兒子足利義嗣謀劃比將軍更名正言順的天皇之位。
有一年,後小鬆天皇的母親藤原嚴子去世。
按理後小鬆應該服喪一年,這在日本稱為“諒闇之儀”。
但是足利義滿以一代天皇不宜兩次服喪為理由,讓後小鬆天皇認自己的妻子日野康子為準母,這樣他也就順理成章地當上了天皇之父。
這明顯就是在給小兒子當天皇之孫鋪路。
後來足利義嗣更是給小兒子足利義嗣謀了一個“童殿下”的身份。
隻是,在剛剛幫兒子把童殿下的身份謀到之後的第三天,足利義滿死了。
具體怎麼死的,自己死了還是被彆人殺死,沒有真相可言。
到了那會,足利義持才真正控製了幕府實權。
算起來,足利義滿一心想把小兒子推上位,無暇他顧的時間,也就僅五六年。
李景隆的時間抓得很準。
隻有這段時間最合適在日本搞事。
再晚一些,等足利義持能把控全局了,那就不好說了。
而且公爹的安排跟上輩子也恰好嚴絲合縫。
鄭和差不多就是在這個時候帶著十萬水師去的日本,向足利義滿傳遞了公爹的聖旨
“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國之法”。
大軍壓境逼迫足利義滿俯首稱臣,確定藩屬國地位,並要求約束日本浪人武士下海寇行。
足利義滿很識相的表示了臣服,還逮捕了二十餘名曾侵擾過大明的倭寇當著鄭和的麵斬殺了。
兩國還簽署了《勘合貿易條約》。
從今往後日本向大明朝納貢,大明朝準其與明朝通商。
“琉球國這邊,爹是怎麼安排的?”
張欣看完信,在心裡給日本畫了個句號就扔到了一邊。無論東南西北,隻要朱棣有興趣,盯上了,跑不掉的。
但信裡好像沒怎麼提及琉球。
“按我爹的想法,琉球已經是囊中之物,就沒啥可安排的。而且三家都對明朝畢恭畢敬,我爹不太好插手人家內政。
朱高熾攤手。
“牽牽線,三家合在一起對付外人多好。有錢大家一起掙。”
張欣想推動一下,加速三家統一的進程。反正當年是在宣德朝統一的,現在也不過就是提前個二十幾年。
“表哥這人,最擅長這種事了,放心吧,最多不超過五年。”
朱高熾覺得按李景隆的作風,這次他都能帶兩家一起回來了,下次他就能帶三家。
“那就好。”
張欣略一想,也是,就徹底把東海這邊的事全從心裡放了下來。
“還想出去走走嗎?京師清了一遍,不會有什麼人再不長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