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稅徭役都跟最上麵這些真正有權有錢的人沒有任何乾係。
直接都被壓到了最底層老百姓的身上。
他們要承擔的,一共三座大山。
田賦、人頭稅和徭役。
田賦是交糧食,人頭稅是交錢,徭役是出力乾活。
朱高熾之前讓夏元吉讀漢史,研究一下漢朝免田賦一事能不能在國內實行,夏元吉覺得不可行。
田賦這個,從建朝以來,一降再降,雖然說,下麵也會鑽空子,盤剝老百姓,但總的來說,隻要種出來糧食了,這田賦並不多,老百姓交得起。
而且欽天監那邊,夏元吉也去問過,說是百年,甚至,兩百年,大明境內都不會太安穩。
有可能三百年間,都會是天災頻發。
那麼朝廷手裡有沒有糧就很重要了。
朝廷一旦不收田賦,任由大量的糧食流進市場,它們可能大都被大地主收走,那麼天災來時,一切都不可控。
趁機發財算起來都是小事。
一個不小心被拿來引誘災民造反,才是絕殺。
於是,免田賦這事,就被夏元吉否了。
但漢文帝用過的三年才征徭役的政策確實很好,也很適合現在大明朝國內的徭役改革。
這會國內的徭役也簡單,就力差和銀差兩種。
力差顧名思義就是為國家出力。
舉例說明的話,如看守府、州、縣倉庫的庫丁就是力差的一種。
乍一聽,看慣倉庫這活很輕鬆清閒。
但實際上這並不是一個好乾的活。
一旦負責看守的銀庫銀子有銀耗,糧庫有糧耗,都要看守人賠償。
一個大的倉庫,有進有出,來來去去的人那麼多,好幾個庫丁輪班,發生損耗了,可能就是全體連坐。
沒錢收的活,必然有人隻是敷衍的心態,也有人趁機中飽私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銀耗跟糧耗時有發生。
那麼這樣的力差,普通老百姓都不願意做。
地方就發展出了好些個撈錢的法子。
一是老百姓花錢,官府替你請人去做。二是老百姓塞錢,讓官府派彆人去做。
這也就罷了。
到最後地方發展出來,不行賄,隻能當這種必然貼錢的力差,哪怕老百姓老老實實的去做了,地方還可以說你沒做過,年年安排你做。
普通老百姓,沒有地方給的路引,哪裡都去不了,也沒法申訴。
也就是說,生殺予奪的權利,實際都掌握在地方手中。
相對於力差的銀差,其實就是要老百姓出錢攤派地方那些雜七雜八的費用。
比如說社學,雖然有地方官紳捐錢助學,但桌椅板凳、房屋修葺及學校的日常開銷,地方總要找理由攤在老百姓的頭上。
再比如說修橋修路,哪怕朝廷給足了錢,地方也必然要格外攤派下去。
這種攤派,朝廷也沒有設置統一的標準,哪怕設置了,也有一句因地製宜的說法。
所以到了最後銀差就變相成為地方魚肉百姓的工具。
夏元吉就是戶部尚書,每年銀差能收上來多少錢,門清。
他就想先把徭役改革一下。
活總是需要人乾的。
可不能又要人乾活,又要人貼錢啊?
朱高熾建議他找內閣的這些人商量。
於是就有了今天的公房會談。
喜歡重生大明之六世榮耀,老娘不要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大明之六世榮耀,老娘不要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