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五,易出行。
卯時剛過,稀薄的晨霧尚且籠罩在紫禁城上方,但巍峨的西華門已是在沉悶的鐘聲中緩緩開啟,數十名錦衣衛緹騎簇擁著為首的天子,在周遭兵丁差役敬畏的眼神中揚長而去。
沿著平整的官道,一路向西而行約莫五十餘裡,越過大片田畝及樹林之後,眾人終是行至隸屬於太行山脈的西山腳下。
若是有人從高處望去便會發現,這蜿蜒崎嶇的西山宛如一條巨蟒,緊緊纏繞著京畿之地。
因此,曆朝曆代常有人將這盤根錯節的山脈稱之為"神京右臂"。
深吸了一口氣,疾馳個把時辰的大明天子朱由校勒緊韁繩,略微活動了一下有些酸痛的四肢過後,便繼續縱馬朝著近在咫尺的山脈而去。
不過是半柱香的功夫,一座三麵環山的峽穀便是赫然映入眾人眼簾,期間還有一條潺潺小溪川流而過,環境很是宜人。
山穀處,昨夜便接到旨意的錦衣衛幡子們已然在此等候多時。
而在稍遠些的地方,一座座箭樓崗哨也是拔地而起,周圍各有不少神情冷凝的兵丁在來回梭巡。
瞧其身上的穿著,赫然是駐守在西山腳下的京營士卒。
"這環境倒是頗為愜意"簡單打量了一番過後,身著甲胄的朱由校便是麵露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李邦華不愧是青史留名的乾臣,距離他上次在"王恭廠"悻悻而歸滿打滿算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一座嶄新的"軍器局"便是展現雛形。
這錢花的值!
"李大人沒辜負陛下的厚望"對於朱由校情緒的變化,其身旁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自是感受的清清楚楚,故而趕忙輕笑附和道。
實話實說,他不過一介閹人,雖然內心尊敬外朝官員,也曾在"內書堂"念過幾年書,但對於軍國大事皆是一竅不通。
他的心中,其實隻有一個原則:誰讓天子滿意,誰便是好官。
"確實沒辜負"心情大好的朱由校拍馬揚鞭,行至山穀內的一座緩坡,居高臨下的打量著山穀內的具體情況。
許是因為"足額足餉"兼之果腹的許諾,這延綿數裡不絕的山穀中,目之所及處皆是埋頭苦乾的民夫,許多地基已見雛形,土坡也被平整了不少。
"這軍器局,從修繕完成,再到投入生產,還需要多久?"望著眼前熱火朝天的景象,心中豪氣萬丈的朱由校便是迫不及待的追問道。
未來,將有無數兵刃甲胄以及火器由此地打造而成,並被源源不斷的運往大明各地。
他將在根本上杜絕昔日,京師勳貴利用手中權柄,將軍中器械"以舊換新"的情況。
"回稟陛下,依著工部的估計,怕是還需要兩三個月"
"但奴婢聽李大人及徐大人私下商議,怕是至少也要到夏天了"聞言,陪同朱由校至此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便是不假思索的應聲道,神色隱隱有些不太自然。
依著天子的規劃,不但名存實亡的"軍器局"將搬遷至此,位於北京城西的"王恭廠"也將搬遷至此,就連宮中的"兵仗局"也將搬到此地,與之合並。
眼前這新建的"軍器局"相比較往昔,規模擴大了何止十倍?能有如此快捷的效率,已然頗為不易。
甚至這還是建立在軍器局位於西山腳下,周遭皆是陳年巨木,工部可以就地取材的前提下。
不僅如此,工部還動用了神宗皇帝及泰昌皇帝原本用於"修繕"紫禁城三大殿的木材。
如若不是他"據理力爭",身旁的年輕天子甚至打算延緩先帝"壽宮"的營建,專心整飭這軍器局。
"唔"聽到身旁貼身大伴的回答後,饒是心中知曉"過猶不及"的道理,但朱由校的臉上仍是不可避免的流露出些許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