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的皇城腳下,精疲力儘的首輔方從哲在周遭內侍敬畏的簇擁下,失魂落魄的踱步著。
來自於東林黨步步緊逼的攻勢,令他這位見多識廣的首輔也產生了一絲窒息感,腦海中不斷回蕩著昔日"帝師"孫承宗的話語。
如若說幾天前的"紅丸案"還能勉強歸咎於"黨爭",那麼禮部侍郎孫慎行借著"宗室出京"的由頭向他發難,便是讓他徹底感受到來自於東林黨的威脅,不由自主回想起腦海深處封存的記憶。
從萬曆十四年,鄭貴妃為萬曆皇帝誕下次子朱常洵開始,一直到萬曆四十二年,福王朱常洵前往洛陽就藩,浩浩蕩蕩持續了二十餘年的"國本之爭"才宣告結束。
在此期間,各黨派接連揮斥方遒,但其中最為激進的當數擁立皇長子朱常洛的"東林黨",不遺餘力的攻訐其餘黨派官員。
也許是對萬曆皇帝心灰意冷,也許是對漸漸偏離本心的"東林官員"心灰意冷,親手創建東林黨的顧憲成及高攀龍等人遂辭官回鄉,專心於書院講學,不再過問朝野政事。
與其形成強烈對比的,便是後續脫穎而出的孫慎行,趙南星,李三才等"東林骨乾"為了滿足一己私欲,不遺餘力的攻訐其餘朝臣,甚至到了令其"家破人亡"的地步。
故此,在剛剛於吏部署衙廷議無果之後,內心五味雜陳的首輔方從哲便打算聽從帝師孫承宗的"建議",親自來麵見天子,試圖重現神宗年間的舊事。
如此一來,雖然會令他在士林間的名聲跌倒穀底,但些許身後名總好過"家破人亡"。
畢竟早在萬曆年間,自幼便被他當做繼承人培養,寄予厚望的長子便因黨爭,被東林以"莫須有"的罪名彈劾,不得不辭官回鄉,怕是此生無緣仕途。
可天子真的會伸以援手嗎?對此,方從哲心中實在沒有把握。
儘管與天子共事的時日尚短,但他卻深知朱由校這位自幼被養於深宮之中的天子,其政治手段遠比其年紀要成熟。
近些時日朝中局勢詭譎多變,但紫禁城中的天子依舊"穩坐釣魚台",絲毫沒有焦頭爛額的跡象,便是最好的證明。
"元輔,咱們到了"
不知過了多久,來自於耳畔旁的呼喝聲終是將方從哲混亂不堪的思緒拉回到了現實之中。
抬眼望去,巍峨的乾清宮已是赫然映入眼簾。
"臣方從哲,叩見陛下。"
"吾皇,聖躬金安。"
幽靜的暖閣內,首輔方從哲一臉憔悴的朝著案牘後的朱由校躬身行禮。
前後不過是幾日的功夫,往日裡神采奕奕的大明首輔竟是肉眼可見的蒼老了不少,其額頭處更是多出了一縷白發,可見其近幾日承擔的壓力之大。
"先生快快請起。"案牘後,身著常服的大明天子已是緩緩起身,司禮監掌印太監更是眼疾手快的行至近前,將步伐沉重的首輔攙起。
"時候已是不早了,先生突然進宮,卻不知所為何事?!"及至老太監王安為首輔方從哲送上一杯香茗之後,案牘後的天子便是微微一笑,心知肚明的追問道。
"廷議爭執無果,老臣愧為朝廷元輔,辜負了陛下重任。"
"故而特來向陛下請辭"
短暫的沉默過後,首輔方從哲像是做出了某種決定一般,在周遭內侍驚愕的眼神中,朝著案牘後的天子叩首道。
他雖不甘就這樣憋屈的結束自己的政治仕途,但他內心並不清楚朱由校的心中想法,自是不敢貿然開口,故而選擇了"以退為進"。
"元輔一心為國,何至於此呐"似是對方從哲的這番決定早有預料,年輕天子的臉上沒有露出半點驚愕之色,反倒是神色如常的寬慰起惴惴不安的老臣,並且令其重新落座。
"廷議無果,暫且將其擱置也就是了"
聞言,首輔方從哲飽經滄桑的老臉上頓時流露出一抹激動,心道天子果然有心將他留任。
未等他開口說話,案牘後的天子像是早有準備一番,拿起了一封奏本,自顧自的低喃道:"昔日父皇病入膏肓之時,朕也從旁伺候。"
"孫卿家的言辭,著實有些過激了"
聽得此話,首輔方從哲氣勢先是一滯,隨即原本白皙的臉色便是肉眼可見的紅潤起來,胸口不斷的起伏著。
若是天子提醒,他險些將此事忘在腦後。
這孫慎行作為禮部侍郎,以"紅丸案"向他發難也就罷了,居然還如朝中的禦史言官一般大言不慚,妄圖將泰昌皇帝駕崩的責任儘數推到他的身上,坐實他"弑君"的事實。
這是要徹底讓他身敗名裂呐。
"薊鎮乃我京師門戶,軍中事務繁雜,實乃重中之重,既然廷議無果,不若交由軍中宿將先行代掌?!"
不待首輔方從哲有所反應,朱由校言辭灼灼的聲音便是於暖閣內驟然響起,其熾熱的眼神也是盯著眼前臉色大變的老臣。
醉翁之意不在酒!
這一刻,首輔方從哲終是知曉了天子對於近些時日詭譎多變的朝局始終作壁上觀的原因所在。
原來對於空缺的薊鎮總督一職,天子心中早有屬意,竟是想以軍中宿將代掌。
要知曉,自土木堡之變過後,五軍都督府跌下神壇,軍權回歸兵部之後,朝廷曆任封疆大吏皆是文官,何曾出現過以武將總督一鎮的情況?
饒是知曉天子信重武人,但方從哲也不免為天子的"天馬行空"倒吸了一口涼氣。
"薊鎮護持京畿,臣以為陛下所言甚是"自知天子這是在等待自己繳納"投名狀"的方從哲沒有經過太多猶豫,便在朱由校欣慰的眼神中躬身應是。
自薊鎮總督文球上書致仕的消息傳回之後,朝中的東林黨便是四處奔走,其舉薦的人選多集中在昔日的廣寧巡撫王化貞,以及一度有望將遼東經略熊廷弼取而代之的袁應泰二人之上。
相比較之下,他方從哲麾下卻是顯得"門可羅雀",罕有能夠擔此大任之人,與其苦苦支撐,倒不如像前些年那般,徹底"倒向"天子。
"首輔不愧是我大明的棟梁之臣呐"片刻過後,天子不辨喜怒的感歎聲悠悠響起,將方從哲淩亂的思緒重新拉回到了現實之中。
他知曉,這便是天子給予他的"回答"了。
一切儘在不言中。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