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間,都任設宴款待欽差李勝和兩位大人,城中文武和大儒作陪。
李勝略飲了兩杯薄酒,就以不勝酒力而告退,留下榆林文武商議。
榆林雖大勝,但城中人最想知道的還是京師和山西河北的情況,雖然近況不妙,但為了鼓舞人心,金毓峒還是輕描淡寫的帶過,說賊人雖然過了黃河,襲擾了山西不少地方,但太原府安穩,周遇吉和薑襄人馬都在,原陝西總兵高傑的人馬,現於澤州駐防,賊人想要拿下山西,並不容易。
至於京師,金毓峒知道的並不多,原來,他們一行人,去年十一月中就離開了京師,過保定時,金毓峒攜帶家人,一些族人青壯也自願跟隨,以保護金毓峒的安全,臘月二十六,他們到達山西保德,但其時榆林已經被圍,神木府穀失守,他們無法渡河,隻能在保德州焦急等待,待到今年正月後,闖軍攻掠山西,李過沿河掃蕩,眼見保德也不再安全,金毓峒決定冒險過河,也是他們運氣好,過河沒有被發現,在府穀隱藏了沒有幾天,就聽聞了榆林大勝,賊軍被擊潰的消息。
也因此,金毓峒並不知道,崇禎帝此時此刻已經向天下兵馬發出了勤王號令,不然他此時怕沒有心情坐在這裡吃菜,而是要追著尤振武和牛成虎勤王了。
所以,對於京師局勢,金毓峒不敢妄言,而在座官員也都覺得,京師雖可能會有一些危險,但遠沒有到危急的時候,原因也簡單,山西往京師有兩條路,西路沿途有關隘險阻,東路有各種大城大邑,都不是容易通過的,即便通過,京師有京營,附近還有唐通等精銳邊軍,關寧軍也隨時可以支援,闖軍雖可以攪擾山西,但要撼動京師,怕也是難。
眾人聽了稍安,但尤振武卻知道,這不過就是安慰人心的說法而已,從金毓峒眉間的愁容看,他可能已經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和危險性,但身為朝廷大員,大庭廣眾之下,喪氣的話,是絕對不能說的。
金毓峒轉口又問,榆林軍下一步如何,牛成虎又有什麼打算?牛成虎抱拳,說自然是跟隨撫台大人,收複寧夏臨洮,金毓峒讚許點頭,尤振武沒有回答,因為在座還有他頂頭上司榆林巡撫都任老大人呢,都任沒說話,他豈能接口?
“先收複延安府,穩定陝北,繼而兵發西安。”都任道。
金毓峒振奮“好,西安是闖賊老巢,如果老巢有危,他是一定會回援的,如此,山西河北,乃至京師的局麵,立刻就能緩解。”
尤振武默默,這話說起容易,做起來何難?
金毓峒再道“榆林軍往南,寧夏軍往西,雙管齊下,左右齊出,先不論西安,隻能要恢複陝西各州府,尤其是延安,慶陽,鳳翔和漢中四府,對西安形成包圍之勢,賊人必亂。到時,闖賊不回也得回。”
“不錯,這些地方淪陷不久,人心不穩,正是恢複的好時機。”王家祿讚同。
在座文官和大儒也都點頭。
武將們,除了孫誌秀露出激動之色,其他人都比較平靜身為直接帶兵的人,他們清楚知道,隻靠榆林一鎮之力,即便加上牛成虎,想要完成這個任務,也是相當艱巨的。不說兵馬多寡,隻糧草供應就是一個問題,雖然此次大勝,繳獲不少糧草,但如果四麵出擊,這些糧草是絕對不夠的,而榆林沒有後援,每一粒糧食都是寶貴,最好是穩紮穩打。
再者,闖軍已經占據山西,隨時都可以渡過黃河,攻擊榆林,榆林現階段處於四麵為敵的險地,先行自保,可能才是穩妥之策。
都任還冷靜,目光看尤振武“振武,你怎麼看?”
當著眾大人,尤振武自然不能反對,站起抱拳說道“是大戰略,末將讚同。”
都任點頭,相處這麼久,他知道尤振武定有所保留,但人前不方便說,隻能下去再問。
晚宴結束,眾人散去,喬元柱拉著尤振武,在燈下又和他談了很久,如此,尤振武才算是徹底明白了事情的緣由經過。
原來,當孫傳庭戰敗的消息傳到京師後,崇禎帝一如曆史上那般,憤怒失望,認為孫傳庭統帥無能,甚至認為孫傳庭並沒有死,而是畏罪逃遁了,直到陝西巡撫馮師孔和山西官員的奏疏送到,確認孫傳庭的死亡,他才相信孫傳庭真的是死了,隨後,喬元柱趕到京師,於殿前覲見,將戰事經過,詳細講訴,說到艱難悲痛,孫督彌留之處,忍不住放聲大哭。
崇禎帝和在場朝臣,都是動容。
如此,崇禎帝這鐵石心腸的人終於是被打動了,下旨追封孫傳庭為太子少保,蔭一子,而且給了諡號,是為文忠,家鄉修祠紀念。
這和曆史上,孫傳庭死後,無追封,無諡號的淒冷結果完全不同。
傳庭死,大明亡,這樣的孤忠,終於是得到了他應有的地位和殊榮。
尤振武臉上微笑,心中欣慰,這大約就是他穿越的意義吧。
至於金毓峒為什麼憑空出現,忽然來到榆林,也和喬元柱的覲見有關,其聽完喬元柱的哭訴後,感奮落淚,主動請纓,從而成為寧夏巡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