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帝乙嫁女於西伯姬昌,送親隊伍浩浩蕩蕩,向岐山而去。西伯率眾迎親,極備盛禮,洞房花燭,成就美眷。
帝乙以締姻手段緩和與周人之間矛盾,西顧無憂,遂即率軍東向,全力平定東夷叛亂。
帝乙九年,商王朝大軍征伐島夷、淮夷,途中受到孟方(今河南睢縣)夷族截擊。
帝乙率領諸侯討伐孟方,三戰得勝,凱旋而回。
帝乙回朝,群臣道賀,並奏請立嗣。
帝乙我有三子,長子微子啟,次子微仲衍,少子辛受。則立長子如何?眾卿公議。
畫外音據史載,微子啟、微仲衍與帝辛三人是同母兄弟。但當微子啟、微仲衍出生之時,母親尚為妾室,而被立為正妻之後,方生三子,名曰辛受。由此根據古製,長子及次子乃為庶出,少子辛受反為嫡子。
太史微子啟雖為長子,乃是庶出,辛受雖為季子,卻是嫡出。古禮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既有正妻之子,便不能冊立妾子。陛下明鑒,違禮不祥。
帝乙既是如此,便依卿奏。
於是便立辛受為嗣,當眾加冕,舉朝文武道賀。微子啟極為賢孝,並不爭競,自願讓位於三弟。
帝乙在位二十六年,遷都於沫,改稱朝歌。
公元前1076年,帝乙去世,少子辛受繼位,史稱帝辛。因“受”音同紂,又稱商紂。
帝辛天資聰穎,口才極佳,而且氣力過人,能徒手與猛獸格鬥。其智慧足可以拒絕臣下諫勸,話語足可以掩飾自己過錯。且自恃才能,每在大臣麵前誇耀,又憑聲威到處抬高自己,認為天下人皆不如己。又嗜好喝酒,放蕩作樂。
帝辛下令師涓,製作俗樂北裡舞曲,柔弱歌詠,被稱為靡靡之音,亡國之樂。
帝辛加重賦斂,錢帛填滿鹿台之庫,米粟充實钜橋糧倉。又多方搜集狗馬和新奇玩物,填滿宮室;擴建沙丘園林樓台,捕捉大量野獸飛鳥,放置其中。
帝辛對傲慢鬼神,招大批戲樂聚集沙丘,灌酒做池,懸肉為林,命男女赤身裸體,在其間追逐戲鬨,飲酒尋歡,通宵達旦。
帝辛繼位後,任用姬昌、九侯、鄂侯為三公,在內營建朝歌、嚴格周祭製度、改變用人政策、推行嚴刑峻法;對外屢次發兵,攻打東夷諸部落。
帝辛二年,商紂王率兵攻打有蘇氏部落,有蘇不敵,由是獻出牛羊、馬匹及美女妲己,要求降附。帝辛受降,即納妲己為妻。
帝辛聽從妲己建議,加重刑罰,設置炮烙酷刑。九侯有女美貌,獻給帝辛。
九侯女不喜淫蕩,犯顏直諫,帝辛怒而殺之,並將九侯施以醢刑。
鄂侯極力強諫,當殿激烈爭辯,結果也遭脯刑,被製成肉乾。
姬昌長子伯邑考在商朝為質,因事觸怒帝辛,由此而被帝辛烹殺。
帝辛命將姬昌召至朝歌,以北伯崇侯虎為使,前往館驛接風,賜食其子之肉。
姬昌當麵食子之肉,暗自流淚歎息。
北伯崇侯虎詳細觀察西伯表情,宴罷還朝,便向帝辛告發。
崇侯虎陛下,西伯姬昌外表忠厚,內懷奸詐。因故作不知所食乃親子之肉,卻在暗地流淚歎息,切齒痛恨陛下。
帝辛如此,便將西伯囚在羑裡,令人看押,不許其歸國。
於是西伯姬昌被困羑裡,七年不釋。姬昌不動聲色,口無怨言,隻全力推演八卦,自創後天《周易》,以排遣時光,等待時機。
鏡頭閃回,剖析《周易》來曆真相。
早在上古之時,伏羲氏一畫開天,便始開創先天易數,神農氏繼創連山易,軒轅氏又創歸藏易。先天八卦,就此成熟,並被西伯姬昌熟練應用。
西伯被困羑裡之時,晝夜觀察,悉心鑽研,將雙卦相疊,開創後天易,得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並注以卦辭爻辭,稱為《周易》。
周易創始,以圖像數字,陰陽對立變化,闡述紛紜繁複世間萬象。再經後世周公及孔子等人推論解讀,形成《周易》一書,留傳至今。經曆代文人學者傳承,文王《周易》成為中國聖經、諸子百家之源,乃至世人日常生活,都與之有著密切聯係。
西伯姬昌又創“六征觀人法”,是一套完備係統鑒人之術。周文王此後用以教導太師薑子牙,使其據以考察人品高下、評定才能優劣。後世周公、孔子、莊子、呂不韋、曾國藩、劉劭、諸葛亮等識人、相人大家,無不深受文王六征觀人法影響。
姬昌被囚,西伯僚臣積極營救,不惜儘出國中所有。散宜生重價購得騶虞、雞斯之乘、驪戎文馬、有熊九駟,及有莘氏美女給紂王。帝辛此時正與東夷大戰,為免西顧之憂,本欲下令釋放西伯歸國,見周臣前來貢獻,正中下懷。於是指其美女,哈哈大笑。
帝辛僅此一物足矣,況寶物如此之多!念西伯被禁七載,毫無怨恨之心,是個忠臣,特旨赦免其罪,並賜給弓矢斧鉞,授征伐諸侯之權,使為西部諸侯之長,稱西伯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散宜生臣代我主西伯感謝君恩,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姬昌獲釋,回到西岐後便即上書,向帝辛獻出洛水以西土地,並請求廢除炮烙之刑。
帝辛答允,宣布廢除酷刑,商朝臣民水感恩紂王,反而皆都感謝西伯侯姬昌。
當時西伯姬昌在位,力行仁政,國力日盛,附近部族都非常信服。
其時帝辛刻意經營東南,因而忽略西周。
姬昌趁機行使專征特權,四出用兵。先並吞涇渭平原密須、阮等部落;更越過黃河,征服黎、刊等部,黃河以南虞、芮等部也望風歸附。
消息傳到朝歌,帝辛充耳不聞,反而以為西部有姬周為屏障,更無後顧之憂,便與妲己放縱淫樂,通宵達旦。
西伯姬昌經過幾番試探,見商紂王不以為意,遂懷報殺父之仇,長子被烹之恨,己身無故被囚之辱,開始全力翦商,首先起兵攻打黎國,並將其一舉平滅。
商臣祖伊與西伯姬昌有隙,又怕商朝就此顛覆,於是入宮,往諫帝辛。
祖伊陛下,上天已絕我殷祚矣!無論巫史預測,或用龜占,都無善征。
帝辛胡說!曆代先王,豈不佑我?
祖伊非是先王不佑,而是大王荒淫暴虐,自絕於天,故被天棄,使民不得安食。而大王既不揣度天意,又不遵循祖宗常法。今殷民皆願商朝早亡,因謂“天何不顯靈?不早降滅紂天命!”民心如此,其將奈何?
帝辛我命在己,而不在天,賢卿何必擔心!
祖伊嗚呼!王多過失,又懶惰懈怠,豈尚能向上天祈求福命,以佑我殷民乎?
帝辛再要信口妄言,我必斬汝首!
祖伊聞此,再拜而起,辭帝出殿,仰天長歎。
祖伊紂王已不能勸矣,不亡奈何!
薑子牙時在朝歌,聞說祖伊之歎,於是二話不說,辭彆故友異人,背起行囊,向西而去,直奔岐周。
由此追溯薑子牙先祖,曾為五帝之時四嶽,並輔佐夏禹治水,立有大功。因被帝舜封在呂地,故此後世指國為姓,自稱姓呂。於是薑尚又稱呂尚,以子牙為表字。
薑子牙出世時,家境已經敗落;因父親早死,便與母親相依為命,並為族人所不容。
薑子牙漸漸長大,為奉養寡母,十幾歲便開始為生計操勞。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薑子牙先做宰牛賣肉屠夫,後開酒店,聊補無米之炊。每至夜闌更深,店門打烊已後,薑子牙便挑燈夜讀,刻苦學習天文地理、軍事謀略,治國安邦之道。
歲月易過,人生苦短。隻因時乖命舛,身居下層庶民,朝中無人引薦,薑子牙直到七十歲時,須發皓然,猶且不能顯達,隻得閒居在家。
忽一日,薑子牙拜彆父母墳墓,於朝霞初升之時離開呂國,與日俱進,一路向西。
先到商都朝歌,寄身於朋友異人之家,欲求出仕。但因商紂王正大舉征伐東夷,最為仇視夷人,薑子牙出身夷邦貴族,因此不得進身之階。
薑子牙眼見自己年歲高邁,感歎時日無多,時乖命蹇。此時聽聞祖伊之歎,於是告彆異人,再次束囊西行,前往岐周。
說不得跋山涉水,曉行夜住,一路艱苦,自不必提。這一日,薑子牙來至岐山腳下,渭水之濱。因聞到處都是傳頌西伯賢德之聲,又見磻溪風景優美,便在此建棚搭屋,每日臨溪垂釣;一麵陶情怡性,閒時漁樵問答,倒也自得其樂。
樵子我觀你每日在溪邊坐地,垂絲直釣,不施釣餌,又不作彎鉤,此是何意?
薑子牙何意?我則是,寧向直中取,不在曲中求;不為錦鱗設,隻釣王與侯!
樵子此話不通。我看你這老漢,倒活像一個大馬猴。
薑子牙咄!你這莽漢,怎敢小覷我?說不定你這一生榮華富貴,倒在老朽手裡。
樵子哈哈大笑,挑柴而去。
便在此時,西岐城中,文王姬昌已漸老邁,垂暮光景。周文王眼見國中雖然人才濟濟,各儘職守,但並無經天緯地大才,可委以輔國重任,不由懷憂,悶悶不樂。
仲秋時節,忽這一日,姬昌來至宮外,抬眼望去,隻見秋高氣爽,草長馬肥。文王興致起,還至宮中,便喚內侍。
姬昌內侍,傳令眾臣,如今秋高氣爽,且隨本王出外狩獵,解悶則個。
內侍喏!
姬昌且慢,出發之前,待本王依例先卜一卦,占其休咎。
內侍聞聲止步,奉上錢課寶匣。文王拋錢在案六次,得其卦象,又驚又喜。
姬昌咦,奇哉,怪也。
內侍未知何奇,何怪?
姬昌據此卦象,此番狩獵所得,非龍非螭,非虎非熊;乃成就霸業之輔弼,興周克商之能臣也。
內侍既是如此,恭喜大王,賀喜大王!
姬昌得此卦辭大喜,遂帶諸子眾臣欣然出獵,來至渭河北岸,撒下獵場。當下頒下賞格,諸將張弓搭箭,飛馬走鷹,各自奮勇,馳騁林野。
山林中飛禽走獸受驚,奔突來去,張惶四逃,風雲變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薑子牙穩坐溪畔,便如老僧入定,注目水麵,紋絲不動。
內侍大王請看,那溪邊有一老翁,煞是奇怪。
姬昌果是如此,待我上前觀看。
周文王引內侍上前,悄悄站在薑子牙身後,探頭觀看。因見其垂絲直釣,甚感驚奇。內侍將上前喝問,文王伸手止住,又立半日,薑子牙故作不知,竟不回身。
姬昌先生垂絲直鉤,離水三尺,所釣者何?
薑子牙寧向直中取,不在曲中求;不為錦鱗設,隻釣王與侯!
姬昌先生真賢才也。可否轉身相見,容姬昌請教大道否?
薑子牙故作大驚,急棄杆回身,躬身施禮。
薑子牙山野村叟,疏於禮數。不知賢伯侯光降,罪過罪過。
周文王還禮,並整衣冠,再拜於地。
姬昌我先君太公曾雲,定有聖人來岐,以興周室。則太公所望,豈非公耶?敬請隨我還都,以為國師。
薑子牙既賢侯有命,呂尚安敢不從。
姬昌如此幸哉。我得先生,必符太公之望。
薑子牙哈哈大笑,欣然從之。文王遂請子牙同乘而歸,尊為太師。自此之後,舉朝文武又皆號薑子牙為“太公望”。
自從薑子牙入輔西伯侯,由此施展治國之才,統兵之能,開疆拓土,苦心經略。岐周漸漸強大,西伯侯遂納子牙之諫,將首都由歧地遷到渭南豐邑,由此三分天下居其二。
遷都之後,姬昌乃立次子姬發為太子,繼拜薑子牙為太師;又以散宜生、南宮適為輔,諸子周公、召公、畢公為翼從,愈加勵精圖治,等待消滅商朝時機成熟。
薑太公自此便儘心輔佐武王姬發,開始滅商大計,封神之旅。
姬昌無故被困羑裡七年,由此懷恨,便與太師薑子牙策劃,如何譾商興周。
薑子牙若依臣策,今商師皆在東夷未歸,大王可趁此良機,兵發朝歌,以權謀奇計破之,效昔日商湯放桀之舉,奪取成湯天下。
姬昌興兵伐紂,那是太師與我兒姬發將來之事。我隻積善修德,明道行仁可矣。
薑子牙大王賢德,天下無雙。岐周代商之任,為臣知之矣。
姬昌善哉,太師是深知我意者。先生既未負我太公之望,豈令姬昌失其望乎?
君臣相對,哈哈大笑。自此這後,周文王積極對外聯絡諸侯,並繼續對商朝納貢,以使紂王放鬆警惕;對內推行惠民之政,提倡生產,訓練兵馬。
與此同時,周文王又拜薑子牙為帥,率兵討伐密須、犬夷、有崇諸國;自率諸臣在內,大規模建設豐邑。
遷都豐邑次年,周文王姬昌去世,次子姬發即位,稱為武王,尊薑子牙為師尚父。
薑子牙儘心事奉姬發,繼承文王大業,於武王九年建議率兵東征,察看諸侯是否響應。
周武王師尚父所言極善,著即便以尚父為帥,立刻檢兵點將,擇吉出征。
秋高馬肥,旌旗獵獵,戈戟如林,將士如虎。周武王身著戎裝,奉師尚父登上高台。薑子牙左手持黃鉞,右手握白旄,祭旗誓師。
薑子牙蒼兕蒼兕,統領眾卒;集結船隻,遲者斬首。
諸將喏。我等聽命!
此時商都朝歌,貴族上下離心,四周諸侯開始背叛,皆向西周納款輸誠。
帝辛對此朝野動向絲毫不察,隻顧連續出兵東征,攻打徐夷。徐夷位於徐州附近,乃是東方大國,實力雄厚,且奮勇抗擊商軍,寧死不降。
經過數年苦戰,商軍終於打敗徐夷,逼其臣服,但國內青壯戰死過半,本族軍事實力削弱嚴重。商軍前敵元帥聞仲獲勝,遂派部將押送十數萬徐夷戰俘回京,向天子報捷。
捷報傳至朝歌,帝辛欣喜若狂,舉行盛大受降儀式,並大排筵席,與眾臣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