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前後後一直忙碌到正月十四的中正月十五鬨元宵,一大家子終於能歇一口氣。
孫義舟娶親那天,柳幺舅聽來送親的人來說正月十五鎮上會辦花燈會,往年如何好看雲雲,聽了一耳朵的柳幺舅便把這事兒牢記於心,時不時在自家爹娘麵前暗示一波,或是去忽悠幾個娃娃,倒像是他親自去過一般。
這幾天有去趕集的村民回來也提了鎮上已經沿街擺上了燈籠,五顏六色,姿態各異,村中不少人都相約去看燈。
陳氏想到先前答應帶幾個孩子去趕集卻又食言,最近一直忙著幫人辦廚,倒是一次集都沒趕過,辦席的時候也聽了一耳朵,見兒子天天地來煩人,陳氏順勢裝作不感興趣的樣子,倒是急得柳幺舅抓耳撓腮。
姑嫂二人商量了一番,便對一家人宣布,今年元宵去鎮上過,柳幺舅見目的達成,在院裡蹦的比天還高,幾個娃娃也哇哇叫,呼喚各自的娘親要把過年穿的新衣翻出來,留著明兒過節穿。
幾個當娘的就沒有不答應的,實際上她們早已準備好,就算不去鎮上,過節嘛,也得穿得體麵一些。
“娘,我想著,要不我們做些吃食帶去賣……大牛哥說咱們四合鎮十五的燈會是出了名的,四鄰八鄉的人都過來賞玩,比趕集還要熱鬨……”
柳幺舅樂嗬玩,才趕緊提到了正事兒,有什麼比賺錢更要緊的事兒嗎?真當他是貪玩兒?
幾個小媳婦一聽,這主意好啊!幾人全都雙眼發亮地望向陳氏和何氏。
“是啊娘!咱們可以早早就去,占個好地方,擺個小攤兒……”
“咱們可以裹點麵糊糊炸點花生、紅苕……還可以做點觀音豆腐去……”
“還能煮點醪糟丸子……畢竟過節嘛……”
幾人爭相出著主意,陳氏和何氏但笑不語。
幾個小輩兒倒是與她們的想法不謀而合了。
說乾就乾,趁著天色還早,陳氏背著背簍上山摘斑鳩葉;柳幺舅則去歸置些木炭,留著明兒擺攤好用;柳芸娘則把存放好的碗勺翻出來,衝洗乾淨。
何氏端了花生出來,幾個娃娃也幫忙剝花生。
陳二舅同柳二舅嘀嘀咕咕好一會兒,柳二舅點了點頭,二人便操刀上山,不一會兒便背回一大捆芭蕉葉和棕櫚葉,身後還跟著背了滿滿一背簍斑鳩葉的陳氏。
幾個娃娃花生也不剝了,立馬上前去圍觀。
沒過多一會兒,幾個娃娃就被喊去幫忙搓斑鳩葉,這活兒他們熟啊,又加上很久沒吃上觀音豆腐了,甚是想念,幾個娃娃也乾得很起勁,就連冬至,都樂嗬嗬地幫忙搓著。
吃完晚飯,一家子早早就睡下,正月十五鬨元宵,他們還有得忙。
溪江村的元宵節有“四偷”的習俗——一偷湯圓二偷青,三偷簷燈四偷紅。
“偷青”是為了強身,其餘“三偷”皆為求子。
所謂“偷青”,就是正月十五一大早,大姑娘小媳婦還有老婆婆們得挎著籃子去彆人的菜地裡薅一把菜。
據說在正月十五這天,吃了偷來的菜,不僅可以祛病強身,還能沾點兒好運。
倘若是偷到菜,就寓意財;偷到蔥,就寓意聰明;偷到蒜,則寓意著劃算……倒是與人勝節的“采青”又異曲同工之妙,隻不過前者是去彆人地裡偷,後者是去田間地頭采摘野菜或是從自家菜地裡拔。
被“偷青”的人家,也不會懊惱,反倒會覺得高興。
因為自家被人偷了菜,這可不就是說明自己家的菜長得好?長得好,那來年地裡定會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