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岐城外二百三十六裡處。
姬旦從亥時出發,一口氣行出幾個時辰,直至此地已到三更時分。
月朗星稀,荒無人煙。
姬旦縱身從馬背之上約躍下,不忘將脖頸麵罩往上一拉再拉,等到徹底兜住自己英俊的容顏這才罷休。
露出一雙狹長的眼睛警惕的朝身邊看去,發現四下無人,這才放下心來。
從懷中掏出一張地圖,憑借從小荷那裡臨時惡補來的知識,借著清冷月光,勉勉強強辨彆出三個字來“鎖兒郎!”
父親西伯侯姬昌巡狩歸來,就於此處遇刺!
鎖兒郎所處地,在貫穿整座西秦雍州北部的秦山曲折之處,溝壑密布起伏跌宕,平原少而多深山,往來僅有一條坑坑窪窪鄉間泥路供人通行。用一句山大溝深窮鄉僻壤形容在不為過。
姬家列代先祖勵精圖治,重農業並重商業,施仁政引賢才,引得九州之內無數逃而來的荒難民同胞,在西秦雍州境內能夠分得屬於自己一畝三分地的田園去安身立命。
雖此處土壤貧瘠,可耕種麵積少,水資源匱乏,可那居無定所流離半生之人,終有一塊立足之地可遮風擋雨,無不感激涕零自此紮根下來繁衍生息。
民以食為天。
水資源匱乏?
那就舉全村之力,廣修水渠,將深山當中的溪水引到田壟當中,澆灌綠蔭!
土壤貧瘠?
那也無妨!
大清早,迷迷糊糊的大半小子,就被老爹從睡夢當中揪起耳朵從床上拽起來,一口氣背著自家小子來到田中,挺著腰身對先來上一泡酣暢淋漓的晨尿再說。
即便吃壞肚子,腸胃當中猶如跑馬一般格外難受,也舍不得到茅廁解決,那得到自己田壟裡邊一瀉千裡!
往往光著屁股的兩個大漢,即便碰在一起,隔草相望頓時心領神會,也不尷尬。
“喲,來施肥呐!”
“嗬,您也不是嘛!”
起初僅有十來戶的鎖兒郎,卻在短短十年之年,一舉擴張到二百來戶,農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雞犬相聞自得其樂。
一位偶然路過此地的教書先生修建起了村中的第一所私塾,問身邊弟子,你們長大後的目標是什麼呀?
孩子們十有八九的回答說,爭取多吃飯多喝水,努力將自家那黃土,給養成種啥長啥的黑土地!
於是乎,先生有感而發一句打油詩。
山大溝深誌氣短,鎖得兒郎儘白頭!
此言一出,鎖兒郎之名口口相傳,至於這個村子最初的叫法,卻被人逐漸忘記。
可就是這樣一處充滿生趣的村子,卻在兩年前逐漸凋零,以至於成了現在這樣破落荒廢之地。
村裡的老頑固堅持己見,在村子西南處劃分一塊荒山,按照姓氏不同界定各家祖墳,
一路逃荒逃難於此的可憐人,或突然暴疾,或饑腸轆轆活活餓死,或山賊打劫腦袋搬家,總之外鄉人,均不得埋入鎖兒郎劃分的祖墳當中。
於是老學究和鄉紳長者,又在村落西北角的荒山下劃分了一塊亂葬崗。
無論天南海北客死異鄉之人,裹上一張草席,潦草葬於此處便算完事。
鎖兒郎四周荒山並無多少植被,遠遠看去光禿禿一片,大風一吹黃土漫天飛揚。
黃土鬆軟留不住老天爺慷慨的饋贈,滾滾雨水順流而下,卷起沿途泥漿碎石,衝出道道猙獰的缺口。
進而引發山體滑坡,本就被被裹了一張草席亂葬於此的羈客旅人,被泥沙包裹添堵在了裂縫窪地當中。
有村誌記載說,五年前那場特大山洪從天而降,似有移山填海之威能,從山根底下衝出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兒,村民一擁而上爭相搶奪,可惜發現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最後也就見怪不怪,任其散亂荒野。
可自此之後,村莊怪事不斷。
四年前,村裡的二愣子,說他在亂葬崗月亮底下瞧見一大堆密密麻麻的人影。
村裡李大娘家的黃犍牛打到荒山吃草放牧,不出一個時辰,體型偌大的黃犍牛轟然倒地,報備完官府,全村人眼巴巴等著吃牛肉,剝開牛皮,卻未發現一滴血液。
正值青壯的黃犍牛,已然被活活吸死!
三年前,已經死了兩個多月的王大頭突然返家,四肢僵硬目光呆滯,隻認得自己不會下崽的老婆。
原本是村頭有名悍婦的王大頭老婆,卻連嚇的跟個鵪鶉一下,瑟縮在門內,連大氣都不敢出上一下。
兩年前,不知是何物,在張鄉紳蹲茅坑時被抓爛了半邊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