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們心中卻不禁暗自嘀咕究竟是什麼樣的重大事件,竟然需要太皇太後親自過問?
通常,若是普通道士,隻需一紙公文,道錄司便可將其傳喚。然而普濟真人身份特殊,因此禮部官員親自攜帶《道德真經集義》,前往西直門外的龍泉觀。
到了山門前,官員們先通報了身份,然後才得以入觀。普濟真人喻道純,正在呂祖殿中潛心研讀經典,一聽太皇太後的口諭,不禁疑惑重重。
自成化二年起,他已被封為體元守道悟法高士,掌管龍泉觀,又封為普濟真人。成華皇帝駕崩後,弘治皇帝繼位,更是賜予他“安恬養素衝虛湛然演法靖化普濟真人”的尊號,名號之長,顯赫之至。
皇家還賜予他二品銀章,使得他在道門中聲望極高,被譽為正一道在北林的領袖。
在這古老的大明帝國,隻有兩股道門之力得到了皇室的親封,北方的北林,那是全真教的聖地;而南方的江南,則是正一道的搖籃。自太祖高皇帝起,這兩大道門便被欽定為國教,其他道門即便曆史悠久,亦因未得朝廷垂青而日漸式微,或淪為兩大教派的附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在全真教一統北林的威勢下,正一道幾乎成了稀有物種,唯有京師白雲觀獨領風騷。而江南正一道的高人普濟真人,卻在北林掀起了一陣不小的波瀾,真可謂獨樹一幟。
今日,喻道純真人親自出迎,將一位朝廷官員引至呂祖殿,賓主落座,官員說明了來意,隨後呈上了《道德真經集義》。
聽聞有人竟敢對道德經妄加解讀,喻道純真人頓時眉宇間泛起不悅之色。
這樣的歪風邪氣,在這道法昌盛的朝代,已經算是絕跡了。
自太祖高皇帝欽定正一道和全真教為正統道門以來,朝廷對道門的監管愈發嚴格,為了遏製邪教歪說,道錄司常常嚴懲不貸。
畢竟,道德經的解讀,已經成為了朝野上下言行的準則。然而,總有一些心懷叵測之徒,借道德經之名,暗中曲解教義,聚集各方勢力,圖謀不軌,此等惡行,在道門中屢見不鮮,自然引起了喻道純真人的極大反感。
他鄭重其事地說“請放心,貧道必當細查。”
在官員離開後,喻道純真人召集了幾個忠心耿耿的弟子。
這些弟子們,都是跟隨喻道純真人數十年的老將,他們盤膝而坐,真人指向一個弟子道“你來讀……”
“是。”那弟子恭敬地應諾,拿起《道德真經集義》,朗聲誦讀道“夫道者,元x虛無,混沌自然,二儀從之而生,萬有資之而形,不可得而為名,強為之名曰道……”
起初,喻道純真人的臉色凝重,其他弟子也滿臉憤慨。
正一道和全真教雖各有解讀,但內部分支之間,仍保持著相互尊重。然而,眼前這不知出自何方的經注,顯然是某些心懷不軌之徒的傑作,眾人第一反應便是這必是邪說。
然而,當經注的開篇僅讀到“道可道,非常道”時,眾弟子原本摩拳擦掌想要挑刺,卻個個瞠目結舌。
這開篇雖淺顯,卻似乎並無謬誤,甚至隱約透露出道德經深奧的真理。
弟子們麵麵相覷,一時間竟無言以對。
喻道純真人似乎也察覺到了異樣,便向誦讀的弟子道“取來讓我一觀。”
此刻,他內心的好奇如同一股狂瀾,迫切地想要揭開《道德真經集義》中的下一頁秘密,那份等待他人朗讀的枯燥滋味,簡直讓他如坐針氈,不如親自翻閱,來得暢快淋漓。
弟子眼見師父神情焦急,連忙雙手捧上那本充滿智慧之光的《道德真經集義》。
喻道純深吸一口氣,坐姿端正,目光如炬,開始逐字審視。
“故首章之首,宜以‘道’一字句絕,如同經中‘道衝而用之’之章,便是一筆揭開‘道’的神秘麵紗……”
喻道純的目光落在了下一句,竟是不由自主地瞳孔緊縮。
這一句,依舊是對“道可道,非常道”的深刻解讀。
他不禁低聲自語“故首章之絕,宜以‘道’一字句絕……果然不同凡響,以‘道’為絕,正是《道德經》的根本精髓……”
一番閱讀之下,喻道純的眉頭愈發緊鎖,這本經注,與曆代經注相較,竟非但不顯得叛逆,反而讓他有一種與自身所悟之經相融彙的奇妙感覺!
這種新穎的解讀,如同春風拂麵,令人耳目一新,心曠神怡。
喜歡古代之敗家兒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古代之敗家兒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